[发明专利]能量循环转移的增力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06549.2 | 申请日: | 2015-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6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卫才耀;卫扬中;卫紫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卫才耀 |
主分类号: | F16H1/20 | 分类号: | F16H1/20;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42109 | 代理人: | 吴运林 |
地址: | 435000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量 循环 转移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机增力机构,特别是一种能量循环转移的增力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所有的动力机在带动负荷运动的过程中,是动力机的能量转移到负荷后,负荷自身才得到能量克服各种阻力做功,能量在瞬间内逐渐由大到小,小到不能克服各种阻力做功的时候,再由动力机的能量又一次转移到负荷,再由负荷自身得到的能量克服各种阻力做功,动力机就是这样的状态带动负荷运动的,动力机的能量转移到负荷后,负荷自身得到的能量克服各种阻力做功的过程中,是不需要动力机的能量的,而动力机的能量还是在连续不断地释放,也就是无用释放,白白地浪费能量。现在为了不浪费上述能量,可以通过能量的多次循环转移,把这能量递增地返回到动力机的动力轴上,或动力机带动的轮子上,这样就把浪费的能量得到利用。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量循环转移的增力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以上不足与欠缺进行改进,提供设计合理简单,制造成本低,增力效果良好的能量循环转移的增力机构。
本发明有两种技术方案,方案一:本发明能量循环转移的增力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轮轴、第二轮轴和第三轮轴,每根轮轴均通过轴承安装于固定架上,其中第一轮轴为动力输入轴,外接动力装置,第二轮轴或第三轮轴为输出轴,所述第一轮轴上设有主动轮A和被动轮A,第二轮轴上设有主动轮B和被动轮B,第三轮轴上设有主动轮C和被动轮C;主动轮A和被动轮B啮合,主动轮B和被动轮C啮合,主动轮C与被动轮A啮合,各组传动齿轮的速比设计选择最终应当保证被动轮A的转速及转向与输入轴的转速及转向一致。
所述主动轮C与被动轮A均可外啮合传动或内啮合传动或两齿轮之间加中介轮传动。
所述主动轮A与被动轮B、主动轮B与被动轮C均可采用两齿轮之间加中介轮传动。
方案二:本发明能量循环转移的增力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轮轴、第二轮轴和第三轮轴,每根轮轴均通过轴承安装于固定架上,其中第一轮轴为动力输入轴,外接动力装置,第二轮轴或第三轮轴为输出轴,所述第一轮轴上设有主动轮A和被动轮A,第二轮轴上设有主动轮B和被动轮B,第三轮轴上设有过渡轮C;主动轮A和被动轮B啮合,主动轮B和过渡轮C啮合,过渡轮C与被动轮A啮合,各组传动齿轮的速比设计选择最终应当保证被动轮A的转速及转向与输入轴的转速及转向一致。
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增力效果良好,把动力机在空转和载负荷转动时无用释放的能量循环转移,把这能量多次递增地转移到动力机的动力轴上,或动力机带动的轮子上,以增加动力机的动力;动力机在空转时,经过能量循环转移,可使它的冲力增至无限;动力机在载负荷运转时,经过能量循环转移,可使动力机的动力增加二倍以上的动力;即是给人类节省三分二以上的能源,并对人类的环境保护能起到巨大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轮轴,2-第二轮轴,3-第三轮轴,4-主动轮A,5-被动轮A,6-主动轮B,7-被动轮B,8-主动轮C,9-被动轮C,10-轴承A,11-轴承B,12-轴承C,13-轴承D,14-轴承E,15-轴承F,16-固定架,17-过渡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图1,本发明能量循环转移的增力机构,包括有第一轮轴1、第二轮轴2和第三轮轴3,其中第一轮轴为动力输入轴,外接动力装置,第二轮轴或第三轮轴为输出轴,所述第一轮轴通过轴承A10和轴承B11安装于固定架16上,轴承A和轴承B之间第一轮轴上安装有主动轮A4,轴承B外侧第一轮轴上安装有被动轮A5,第二轮轴通过轴承C12和轴承D13安装于固定架上,轴承C和轴承D之间第二轮轴上安装有主动轮B6和被动轮B7,第三轮轴通过轴承E14和轴承F15安装于固定架上,轴承E和轴承F之间第三轮轴上安装有被动轮C9,轴承E外侧第三轮轴上安装有主动轮C8,主动轮A4和被动轮B7外啮合,主动轮B6和被动轮C9外啮合,主动轮C8与被动轮A5内啮合,各组传动齿轮的速比设计选择最终应当保证被动轮A的转速及转向与输入轴的转速及转向一致;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动轮C与被动轮A均可外啮合传动或两齿轮之间加中介轮传动;所述主动轮A与被动轮B、主动轮B与被动轮C均可采用两齿轮之间加中介轮传动;工作原理:主动轮A和被动轮B、主动轮B和被动轮C、主动轮C和被动轮A它们之间的齿数能有多种调节配合,必须要选择其中一种调节配合来进行计算各轮的齿数,使主动轮A的能量只能按照从被动轮B到主动轮B,再到被动轮C,再到主动轮C,然后到被动轮A的顺序转移,实现能量定向循环转移。
实施例2,参见图2,本发明能量循环转移的增力机构,包括有第一轮轴1、第二轮轴2和第三轮轴3,其中第一轮轴为动力输入轴,外接动力装置,第二轮轴或第三轮轴为输出轴,所述第一轮轴通过轴承A10和轴承B11安装于固定架16上,轴承A和轴承B之间第一轮轴上安装有主动轮A4,轴承B外侧第一轮轴上安装有被动轮A5,第二轮轴通过轴承C12和轴承D13安装于固定架上,轴承C和轴承D之间第二轮轴上安装有主动轮B6和被动轮B7,第三轮轴通过轴承E14和轴承F15安装于固定架上,轴承E外侧第三轮轴上安装有过渡轮C17,主动轮A4和被动轮B7外啮合,主动轮B6和过渡轮C17外啮合,过渡轮C17与被动轮A5内啮合,各组传动齿轮的速比设计选择最终应当保证被动轮A的转速及转向与输入轴的转速及转向一致;工作原理:主动轮A、被动轮B;主动轮B、过渡轮C;过渡轮C、被动轮A它们之间的齿数能有多种调节配合,必须要选择其中一种调节配合来进行计算各轮的齿数,使主动轮A的能量只能按照从被动轮B到主动轮B,再到过渡轮C,然后到被动轮A的顺序转移,实现能量定向循环转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卫才耀,未经卫才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65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显非啮合区油温之动平衡内摆线减速机
- 下一篇:一种处理器模块控制的缓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