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羟甲基丙酸改性水性酚醛树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06577.4 | 申请日: | 2015-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1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坤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长盛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8/32 | 分类号: | C08G8/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 丙酸 改性 水性 酚醛树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二羟甲基丙酸改性水性酚醛树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二羟甲基丙酸是一种多用途的有机原料,在水性聚氨酯制造中既是扩链剂,又能使聚氨酯获得自乳化性能,可制成稳定性优良的自乳化性水性聚氨酯;还用于制备聚氨酯水乳液型皮革涂饰剂,是传统的水乳性聚丙烯酸酯皮革涂饰剂的升级换代产品;还可用作改进聚酯树脂的添加剂,用作制造光敏树脂和液晶的原料等。
酚醛树脂一般是由桐油、苯酐、甘油、季戊四醇、200号溶剂油经过高温聚合产生的一种树脂,其特点是耐候性好,但在生产使用过程中VOC排放量大,安全系数不高,在使用和运输过程中易燃、易爆,属于危险化学品,对环境的污染巨大,属于国家列数淘汰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二羟甲基丙酸改性水性酚醛树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构造一种二羟甲基丙酸改性水性酚醛树脂的制备方法,其中,采用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亚麻油40-50份;顺酐5-10份;桐油10-20份;多元醇10-16份;氢氧化钾0.005-0.01份;苯酐5份;苯甲酸5份;丁醚3-5份;正丁醇2-5份;羟甲基纤维素2-3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3份;正硅酸甲酯1-2份;并采用以下步骤:
(1):常温下将40-50重量份的亚麻油和5-10重量份的顺酐混合,升温至240-250℃,保温7-9小时,得到第一产物;
(2):将10-20重量份的桐油、10-16重量份的多元醇和0.005-0.01重量份的氢氧化钾混合,升温至240-250℃并保温1-1.5小时;
(3):将步骤2得到的反应产物降温至170-190℃,加入5重量份的苯酐、2-3重量份的羟甲基纤维素和5重量份的苯甲酸,回流二甲苯升温至170-190℃并保温0.5-1.5小时,再升温至200-210℃并保温6-8小时,得到第二产物;
(4):将3-5重量份的丁醚、2-5重量份的正丁醇、1-3份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2份的正硅酸甲酯与第一产物混合,再加入第二产物,待温度降至95-105℃时加入胺中和剂,使混合物pH值为8.5-9,得到水性酚醛树脂。
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制备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5):向所述水性酚醛树脂中加入水进行兑稀。
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胺中和剂的加入量为5-10重量份。
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胺中和剂为三乙胺或AMP-95。
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多元醇为季戊四醇和/或甘油。
本发明的水性酚醛树脂韧性好、无苯、减少了VOC的排放量,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安全系数高,其不仅在技术要求上达到油性树脂的要求,并且在安全性、环保性上有较大的提高和改善,真正的体现了安全、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二羟甲基丙酸改性水性酚醛树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亚麻油40-50份;顺酐5-10份;桐油10-20份;多元醇10-16份;氢氧化钾0.005-0.01份;苯酐5份;苯甲酸5份;丁醚3-5份;正丁醇2-5份;羟甲基纤维素2-3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3份;正硅酸甲酯1-2份。所述多元醇为季戊四醇和/或甘油。
在第一实施例中,二羟甲基丙酸改性水性酚醛树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亚麻油50份;顺酐5份;桐油10份;多元醇10份;氢氧化钾0.005份;苯酐5份;苯甲酸5份;丁醚3份;正丁醇2份;羟甲基纤维素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份;正硅酸甲酯1.995份。
在第二实施例中,二羟甲基丙酸改性水性酚醛树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亚麻油40份;顺酐10份;桐油20份;多元醇10份;氢氧化钾0.01份;苯酐5份;苯甲酸5份;丁醚3份;正丁醇2份;羟甲基纤维素2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份;正硅酸甲酯1.99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长盛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湖州长盛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65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