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粒子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06632.X | 申请日: | 2015-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1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杰;陈智勇;姚栋嘉;吴恒;牛利伟;孙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泛锐复合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乃凤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粒子 检测 方法 | ||
1.一种纳米粒子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检测步骤:
①将纯度为99.99%的超薄铝片在有机溶剂中超声除油后,依次放入适量浓度的NaOH溶液和高氯酸乙醇溶液中进行电化学抛光,除去表面氧化层;
②将经过电化学抛光的超薄铝片放入酸性电解液中,用石墨作为阴极,在电压为30~60V的条件下氧化3~8小时,得到氧化铝纳米孔超薄板;
③将得到的氧化铝纳米孔超薄板安装到电路中;
④当纳米粒子漂浮到氧化铝纳米孔超薄板时,经过氧化铝纳米孔超薄板的电流就会发生变化;
⑤通过测量电流的变化量与单个微孔导通电流发生的变化量比较,即可得出该尺寸的纳米粒子的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粒子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①中,所述超薄铝片在丙酮中超声除油8~12 min;所述NaOH溶液的浓度为 1~3mol/L,所述高氯酸乙醇溶液的体积比为高氯酸:乙醇 = 1:(3~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粒子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②中,所述酸性电解液为1~6wt% 的磷酸溶液、或为0.3mol/L的草酸溶液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粒子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②中,所述氧化铝纳米孔超薄板的孔径为10~300 nm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泛锐复合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泛锐复合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663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