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受话器马达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06990.0 | 申请日: | 2015-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20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薛洪明;张春刚;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亿欧得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龙涛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受话器 马达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受话器马达结构,包括线圈、磁轭、磁铁和U型簧片,线圈和磁轭套设在U型簧片上,两块磁铁平行设置在磁轭内U型簧片两侧,线圈通过线圈引线与引出线连接,所述的U型簧片包括依次连接的振动部、弯曲部和固定部,所述的固定部设有单面覆铜PCB,线圈引线通过单面覆铜PCB与引出线连接。将单面覆铜PCB作为桥接媒介,制作工艺简单,对线圈伤害小,成本低。进一步地,所述的U型簧片固定部从末端到与弯曲部连接端的宽度逐渐减小,用于减弱U型簧片机械冲击的应力集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受话器马达结构。
背景技术
受话器的马达包括线圈、磁轭、磁铁和U型簧片,线圈作为独立单元与磁轭结合,线圈通过线圈引线与引出线连接。目前在线圈引线与引出线连接的生产中,先将线圈引线绕于引出线上,至少绕三圈,然后使用焊锡结合在一起。该工艺为纯手工制作,十分复杂而且线圈引线较细,在绕于引出线的过程中十分容易折断。这样,线圈的成本和报废十分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受话器马达结构,线圈引线与引出线易于连接、固定牢靠,可实现自动化生产,极大地提升了受话器马达的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受话器马达结构,包括线圈、磁轭、磁铁和U型簧片,线圈和磁轭套设在U型簧片上,两块磁铁平行设置在磁轭内U型簧片两侧,线圈通过线圈引线与引出线连接,所述的U型簧片包括依次连接的振动部、弯曲部和固定部,所述的固定部设有单面覆铜PCB,线圈引线通过单面覆铜PCB与引出线连接。将单面覆铜PCB作为桥接媒介,制作工艺简单,对线圈伤害小,成本低。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受话器马达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U型簧片固定部从末端到与弯曲部连接端的宽度逐渐减小,用于减弱U型簧片机械冲击的应力集中。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受话器马达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固定部端部设有两个延伸部,所述的延伸部对称分布在固定部顶端两侧,两个延伸部与固定部呈Y型,单面覆铜PCB固定在延伸部上,两个延伸部的设置,使得单面覆铜PCB的固定更加稳固、位置更加合理,进而线圈引线与引出线的桥接更加方便、性能更加优异。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受话器马达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固定部上还设有焊接定位点,用于精确确定U型簧片与磁轭的焊接位置,达到简化工装夹具的设计,便于实现U型簧片的自动化焊接。进一步地,焊接定位点为半圆形凹腔,对称设于固定部的两侧,对称焊接,使得U型簧片与磁轭的连接更加稳固。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受话器马达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线圈引线使用锡膏焊接在单面覆铜PCB上,焊接一次就可完成,隔离对线圈伤害,简化线圈制作工艺。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受话器马达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单面覆铜PCB通过环氧胶水与U型簧片连接,连接可靠、不易脱胶。
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受话器马达结构,将单面覆铜PCB作为桥接媒介,制作工艺简单,对线圈伤害小,成本低,同时U型簧片固定部的宽度由宽到窄渐变,有效减弱U型簧片机械冲击的应力集中。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受话器马达结构组装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受话器马达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所述的U型簧片背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线圈 1.1、线圈引线 1.2、引出线 2、磁轭 3、磁铁 4、U型簧片4.1、振动部 4.2、弯曲部 4.3、固定部 4.4、延伸部 4.5单面覆铜PCB 4.6、焊接定位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亿欧得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亿欧得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69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头戴式耳机
- 下一篇:一种地拉罗司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