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心血管疾病、高血脂症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07419.0 | 申请日: | 2015-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0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涛;冯斌;何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神奇药业有限公司;贵州神奇药物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185 | 分类号: | A61K36/185;A23F3/14;A61P3/06;A61P9/00;G01N30/9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04***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心血管疾病 高血脂 保健茶 及其 制备 方法 检测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心血管疾病、高血脂症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所述保健茶由银杏叶提取物200‑800份、苦丁茶700‑1300份为原料制成,采用银杏叶提取物与经发酵处理后苦丁茶混合的方法制备保健茶,其有益成分不仅得到充分利用,而且能完全保留银杏叶、苦丁茶的性能和功效;并且经发酵处理后的银杏苦丁茶,其富含有多种氨基酸及维生素,其制得的银杏苦丁保健茶医用疗效较现有技术显著提高,并且口感极佳。另外本发明的检测方法能简便、快速、有效地对保健茶进行检测,保证了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治心血管疾病、高血脂症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银杏树是我国特产植物。产量占全世界的70%。全身都是宝,其种子、根、叶均可作药用,且疗效确切可靠。银杏的药用价值悠久,其功效最旱记载于《神农本草经》,有润肺、平喘、止咳等功效。《本草纲目》也有记载“其性味甘苦而涩,入肺、肾二经,有定喘止咳、止带浊、缩小便”、“通淋功效”等记载。
银杏叶片制剂的开发始于欧洲,1965年德国施瓦伯制药集团上市全球第一个银杏叶制剂“梯保宁”(Tebonin),随后有法国博福一益普生制药公司生产的达纳康。德国、法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相继研制出用银杏叶提取的各种制剂,并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老年痴呆等,成为欧洲老年病用药中的畅销药品。
据世界银杏叶学会统计,银杏叶提取物相关制品市场的世界范围年销售额突破500亿元,并且在以每年60~80%的速度递增。世界银杏叶热潮正方兴未艾。近20年,整个世界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一阵绿色浪潮,其起因是由于合成药物如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特别是该类药物的滥用、误用对人体健康造成的伤害,使医学界形成一种共识,即来自绿色生命(植物)的产品,往往具有较大的安全性,银杏作为近代植物药的开发热点,正处于绿色浪潮的前沿。
苦丁茶,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作药品和饮品使用有悠久的历史,苦丁茶一词始见于东汉(公元25~225年),直至清代均作为珍稀特产列为宫廷贡品。据专家考证,古代文献所指的皋卢或苦丁茶为冬青科的大叶冬青树。1958年4月《贵州民间方药集》首载贵州苦丁茶,又称苦茶叶,以枝叶制苦丁茶,作茶叶代用品及供药用,民间用作清凉解热、利尿剂,但未定其植物来源。1978年该书第3版收载“苦丁茶,又称苦茶叶、苦茶膏、苦味散,作清凉剂,有解热清凉、利尿、降压作用,外治疔疮毒肿”。张敬杰等发现黔产苦丁茶[粗壮女贞L.robustum(Roxb.)BL.]叶的醇提液和水煎液可降低大鼠实验性高血脂,并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和降低麻醉犬血压的作用。黄林芳等报道苦丁茶(粗壮女贞)的总黄酮和水煎液对营养性肥胖有预防和治疗作用,苦丁茶叶的挥发油及水煎液可显著抑制小鼠耳肿胀及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证实苦丁茶挥发油及水煎液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王启春等用贵州黔南当地苗族、布衣族使用的苦丁茶叶的提浸膏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共200例,发现苦丁茶能治疗上述疾病引起的头昏、头痛、胸闷、乏力、失眠,能降低血压、调节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
现有技术中的单一银杏茶或银杏叶与茶叶组配以及银杏叶与其他有益原材料组配物制备成的保健茶,普遍存在忽略了银杏叶有效成分的利用效果,结果导致其产品效果差,很难达到预想功效,从而影响了消费者的认知度,难以推广。
如:专利号CN201210039384.9,专利名称“一种银杏苦丁茶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专利号CN201210104586.7,专利名称“一种银杏叶提取工艺及银杏苦丁茶的加工方法”,其均将银杏叶与苦丁茶混合直接入茶,且银杏叶有效成分提取物用量不高,其药效溶出度不高,加工工艺不合理,仅是简单的制茶方法,很难达到银杏叶、苦丁茶的医用疗效,不能实现现有银杏苦丁茶的医疗价值。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神奇药业有限公司;贵州神奇药物研究院,未经贵州神奇药业有限公司;贵州神奇药物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74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善便秘的锁阳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纳米中草药超细粉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