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炉提钒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07530.X | 申请日: | 2015-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9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陈炼;陈永;戈文荪;王建;曾建华;董克平;黄正华;谢兵;李龙;蒋龙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28 | 分类号: | C21C5/28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柯海军;武森涛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方法 | ||
1.一种转炉提钒的方法,包括含钒铁水入转炉,炉顶吹氧和加入冷却剂步骤,其特征在于:在吹氧过程中加入20~35kg/tFe冷却剂;
其中,在吹炼开始后加入总质量10~30%的冷却剂,吹炼80~100s后再加入总质量20~50%的冷却剂,停止吹炼前的110~130s时加入余下的冷却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转炉提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吹炼开始加入冷却剂的同时,还加入1~3kg/tFe的菱镁矿、0.5~1.5kg/tFe的石灰石矿中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转炉提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吹氧时间为5~12min,吹氧强度为2.0~3.0m3/(min·tFe);吹炼前期0.5~1.5min采用高枪位,中期采用低枪位,吹炼结束前1~1.5min采用高枪位;
其中,所述低枪位为氧枪能达到转炉中含钒铁水液面以下的最低位置,高枪位为在低枪位以上200~400mm处。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一种转炉提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却剂为铁氧化物或含铁氧化物,在吹炼前2min加完,且冷却剂加入总量≤25g/tFe。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一种转炉提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炉顶采用氧枪吹氧时,还在炉底设置透气砖进行N2喷吹,非吹炼阶段N2喷吹强度为0.05~0.2m3/(min·tFe),吹炼阶段N2喷吹强度为0.4~0.6m3/(min·tFe)。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转炉提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炉底喷吹N2时,非吹炼阶段N2喷吹强度为0.15m3/(min·tFe),吹炼阶段N2喷吹强度为0.5m3/(min·tF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753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