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性交联聚合物微球-疏水缔合聚合物调驱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07768.2 | 申请日: | 2015-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677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先杰;张健;郑晓宇;杨俊茹;陈海玲;李强;陈冠中;王剑;李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588 | 分类号: | C09K8/58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赵静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性交联聚合物 微球 调驱剂 疏水缔合聚合物 非离子单体 阳离子单体 阴离子单体 交联单体 聚合单体 聚合反应 油藏 水溶性疏水缔合聚合物 深部调驱剂 多孔介质 惰性环境 注水开发 采收率 非均匀 摩尔比 制备 应用 注水 复合 | ||
1.一种两性交联聚合物微球-疏水缔合聚合物调驱剂,以其总重量为100%计,所述两性交联聚合物微球-疏水缔合聚合物调驱剂包括0.01~0.5%的两性交联聚合物微球、0.01~0.5%的水溶性疏水缔合聚合物及余量的水;
其中,所述两性交联聚合物微球是在惰性环境下通过聚合反应制备得到的,控制所述聚合反应的反应体系中聚合单体占反应体系总质量的1.0%~40.0%、交联单体占反应体系总质量的0.001%~3.0%;
其中,所述的聚合单体包括阴离子单体、阳离子单体、非离子单体,且阴离子单体、阳离子单体、非离子单体与交联单体的摩尔比为2.5~25:2.5~25:50~95:0.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性交联聚合物微球-疏水缔合聚合物调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反应包括反相微乳液聚合反应、反相乳液聚合反应或分散聚合反应,聚合反应中所用乳化剂或分散剂占反应体系总质量的1.0%~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性交联聚合物微球-疏水缔合聚合物调驱剂,其特征在于:通过聚合反应所得两性交联聚合物微球的粒径为50nm~5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性交联聚合物微球-疏水缔合聚合物调驱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阴离子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酸、马来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乙烯基磺酸及其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阳离子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卤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乙基甲基卤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卤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乙基苄基卤化铵、二甲基二烯丙基卤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非离子单体包括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甲酰胺、N-乙烯基乙酰胺、N-乙烯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丙烯酰胺、丙烯腈、二丙酮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酯丙烯酰胺、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性交联聚合物微球-疏水缔合聚合物调驱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联单体包括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烯丙基醚、N,N-二烯丙基二甲基卤化铵、N,N’-二烯丙基-N,N,N’,N’-四甲基己二卤化铵、N,N’-二对乙烯基苄基-N,N,N’,N’-四甲基己二卤化铵、三丙烯酸-(丙基)三甲酯、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性交联聚合物微球-疏水缔合聚合物调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化剂或分散剂包括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山梨醇酐三油酸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油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两性交联聚合物微球-疏水缔合聚合物调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或分散剂包括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山梨醇酐三油酸酯中的一种及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油酸酯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两性交联聚合物微球-疏水缔合聚合物调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或分散剂包括1~9重量份的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山梨醇酐三油酸酯中的一种及1~9重量份的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油酸酯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性交联聚合物微球-疏水缔合聚合物调驱剂,其中,所述两性交联聚合物微球-疏水缔合聚合物调驱剂中还包括0.03%~0.3%稳定剂、0.01~0.5%除氧剂、0.01~0.3%螯合剂、0.01~0.5%助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性交联聚合物微球-疏水缔合聚合物调驱剂,其中,所述的水溶性疏水缔合聚合物为粘均分子量在1250万~1600万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该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水解度5%~25.0%、疏水基含量为0.1%~2%、固含量20%~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776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