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脂多糖结合蛋白在制备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08038.4 | 申请日: | 2015-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15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麟;温雯;栗占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C07K14/47 | 分类号: | C07K14/47;A61K38/17;A61P37/02;A61P19/02;A61P29/00;G01N33/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糖 结合 蛋白 制备 类风湿 关节炎 相关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申请通过质谱分析技术共发现26多种蛋白质在RA患者及正常对照者血清中的免疫复合物中有差异性表达,其中脂多糖结合蛋白(LBP)被证明在RA循环免疫复合物中升高,进一步研究发现,LBP是RA的特异性血清标志物,并可以对RA疾病活动度的评估和诊断有重要作用。本发明目是对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LBP水平,并应用于RA的诊断和疾病活动度评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重组工程,特别是涉及脂多糖结合蛋白的用途。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利用ELISA检测RA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的LBP,从而制备相应的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试剂盒,提供脂多糖结合蛋白的一种新的制药用途。
背景技术
脂多糖结合蛋白(lipopolysaccharide binding protein,LBP),是主要由肝细胞(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肺泡壁II型细胞也可少量合成)产生的一种介导内毒素与靶细胞受体结合的急性期应激反应蛋白,它能显著促进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与单核/巨噬细胞膜表面的CD14(mCD14)结合,形成LPS-LBP-CD14复合物,经单核/巨噬细胞膜上的Toll-Like Receptor4(TLR4)-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otein2(MD-2)-MYD88识别复合物转导,再经多显性转录核因子(nuclear factor kappa B,NF-kappa B)向胞核内传递信号,激活单核-巨噬细胞,促进炎性因子的分泌及炎症的发生、发展,导致肝、肺、肾等重要脏器发生严重损害。
人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基因全长28.5Kb,位于人染色体20q11.23-q12上,含有14个外显子,编码与脂多糖结合部位的基因位于第3、4外显子(即成熟完整LBP的N端区),基因5′端含有急性期反应蛋白所共有的启动子急性期反应元件/信号传导转录活化3(APRE/STAT-3),启动子与外显子之间还含有促炎症转录因子活化蛋白1(AP-1)和C/EBP转录因子,3′端为富含AATAAA的非编码区,因此LBP基因能在急性期被激活、分泌表达。成熟完整脂多糖结合蛋白的相对分子量(Mr)60kDa,其家族包括人脂多糖结合蛋白、杀菌通透性增强蛋白(Bactericidal Permeability-Increasing protein,BPI)、血浆胆固醇脂转移蛋白(Plasma Cholesteryl Ester Transfer Protein,CETP)、磷脂转移蛋白(phospholipidtransfer protein,PLTP)等。脂多糖结合蛋白的N端在空间上形成两个无极性的脂性结合位点,为人脂多糖结合蛋白与脂多糖的结合点,人脂多糖结合蛋白与CD14的结合部位则位于脂多糖结合蛋白的C-末端。
脂多糖结合蛋白能显著的促进脂多糖与mCD14结合,Nanbo等人发现人脂多糖结合蛋白可将机体对脂多糖识别的敏感度提高1000倍,在炎症急性反应早期,当血清脂多糖浓度相对较低时,就已有微量脂多糖结合蛋白参与,并且只有在脂多糖结合蛋白存在情况下机体才能对小剂量的脂多糖或细菌产生反应,从而增强机体抗感染作用,但在急性炎症反应中后期,当血清脂多糖结合蛋白含量升高时,脂多糖结合蛋白会导致单核/巨噬细胞过度活化,大量分泌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细胞因子,这些因子又强烈地加速脂多糖结合蛋白基因的转录和脂多糖结合蛋白多肽的合成,进而导致机体严重损害,出现感染性休克、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凝血(DIC)、多脏器衰竭(MOF)(见Eur JBiochem1999,260(1):183-191)等,因此如何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和防止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凝血、多脏器衰竭的发生已成为当今临床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侵袭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该病在我国患病人数较多,且具有高致残率,为社会经济带来巨大负担。目前临床上,CRP和ESR是最常用于RA病情评估的血清学指标,新的炎症因子和自身抗体亟待被发现,从而使RA的血清学诊断与病情评估正在向更全面、更准确方向发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未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80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