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明超疏水涂料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08485.X | 申请日: | 2015-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23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光;司一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D187/00 | 分类号: | C09D187/00;C08G83/00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62002 | 代理人: | 方晓佳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明 疏水 涂料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超疏水涂料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超疏水现象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如荷叶表面、蝴蝶翅膀、水黾腿等。超疏水表面一般指材料表面对水的接触角大于150°、滚动角小于10°的表面。超疏水表面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异的表面性能:疏水、自清洁性、防腐、抗结冰、防雾等,使得其在众多领域都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透明的超疏水涂层具有良好的可见光透过性和疏水性,可以将其应用于各种生活用品中,比如汽车、飞机、航天器等挡风玻璃上,当雨水落到玻璃上时,会快速的滚落而不粘附在玻璃上,同时带走玻璃上大量的灰尘;也可以应用于太阳能电池表面,使其保持较高的光吸收效率。透明超疏水涂层应用在高层建筑的表面和玻璃上,可以减少清洁次数,降低清洁费用且避免了高空作业的危险。另一方面,自修复性涂料往往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以及更广的应用空间,环境等限制因素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超疏水涂料及其应用。
一种透明超疏水涂料,其特征在于该涂料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A.有机-无机复合凝胶的制备:将硅酸酯溶于极性溶剂中,在搅拌条件下向其中加入氨水作为催化剂,用盐酸将其pH值调至5-6,然后加入盐酸多巴胺粉末搅拌3-5 h,再次加入催化剂氨水后陈化12-14 h即得聚多巴胺-二氧化硅凝胶;
B.疏水物质修饰:在聚多巴胺-二氧化硅凝胶中加入正己烷和硅甲基修饰剂,置于70-90℃中反应10-14 h,然后抽滤、用正丙醇清洗即得超疏水聚多巴胺-二氧化硅凝胶;
C.超疏水涂料的制备:将超疏水聚多巴胺-二氧化硅凝胶在40-60℃干燥6-10 h移除溶剂和残余反应物,然后研磨得到形貌为三维网络结构、其中包裹有30-40 nm的二氧化硅颗粒的超疏水聚多巴胺-二氧化硅凝胶粉末,将粉末分散于乙醇得到超疏水涂料。
所述首次加入的氨水的浓度为0.02 M,与硅酸酯的体积比为3:2;第二次加入的氨水的体积百分数为25%-28%,与硅酸酯的体积比为3: 10。
所述盐酸多巴胺与硅酸酯的质量比为1:200-1:250。
所述极性溶剂为甲醇;所述盐酸的浓度为0.1 M。
所述硅甲基修饰剂与硅酸酯的体积比为3:2,与正己烷的体积比为3:20。
所述硅酸酯为正硅酸乙酯。
所述硅甲基修饰剂为六甲基二硅胺烷。
所述超疏水涂料的浓度为1 g/L-4 g/L。
将上述超疏水涂料喷涂至基底上晾干即可得到可自修复的透明超疏水涂层。
所述基底为铜网、织布、玻片、海绵、泡沫、木头、塑料、铝箔或滤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所述涂料的制备工艺简单,无高温高压需要,原料易得,无毒环保,成本低廉。
2、本发明所述涂料喷涂至基底上所得涂层对水的接触角大于150°,滚动角小于10°,适用于各种干净基底。
3、本发明所述涂料由三维网络状的超疏水聚多巴胺-二氧化硅凝胶制得,因此其涂层具有机械强度大、附着力强以及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超疏水聚多巴胺-二氧化硅凝胶粉末的透射电镜图,其中a为低分辨率透射电镜图,b为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图。可见超疏水有机-无机复合凝胶粉末的形貌为三维网络结构,其中包裹有30-40 nm的二氧化硅颗粒。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超疏水铜网的扫描电镜图。其中a为低分辨率扫描电镜图,b为高分辨率扫描电镜图。可见在低分辨率下超疏水铜网表面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粗糙结构,但是在高分辨率下可以看见粒径为30-40 nm的二氧化硅颗粒。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超疏水铜网的水接触角。接触角值可达160°。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所得超疏水铜网的接触角自修复循环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得不同浓度喷涂的超疏水载玻片光学图片,从左到右浓度分别为1 g/L,2.5 g/L,4 g/L。可见超疏水载玻片表现出良好的透明性,可以清楚的看清载玻片下方的英文。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得不同浓度喷涂的超疏水载玻片透光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有机-无机复合凝胶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84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