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河湖航道大型充填袋生态堤防和护岸的建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08829.7 | 申请日: | 2015-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8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何宁;周彦章;王国利;钱亚俊;何斌;汪璋淳;张桂荣;李登华;徐凯;朱群峰;黄宙晟;姜彦彬;张中流;许滨华;张贤;梅聚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E02B3/12;E02D17/18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栗仲平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航道 大型 充填 生态 堤防 护岸 建造 方法 | ||
1.一种河湖航道大型充填袋生态堤防和护岸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在清理整平的地基上,采用大型充填袋技术充填河湖清理底泥逐层填筑堤身结构,要求充填施工到堤顶设计高程,并预留超高0.5~1m;
⑵.河湖航道堤防和护岸的大型充填袋技术中河湖清理底泥充填采用地泵充填,或直接机械摊铺充填后现场缝制成袋等专用成套设备和相应施工工艺;
.大型土工织物充填袋堤身结构的填筑土料就地取材,采用河湖治理和航道开挖清理所得的底泥作为充填土料,根据施工工艺及设备差异,控制充填土料的初始含水率在50-80%范围内,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适当分层的大型充填袋堤身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湖航道大型充填袋生态堤防和护岸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中所述的土工布大型充填袋的特点为:尺寸大,袋体长度>20m,宽度为堤身全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湖航道大型充填袋生态堤防和护岸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中所述的土工布大型充填袋,是采用强透水性土工布制作的充填袋,其中的强透水性土工布的纵、横向抗撕裂强度均大于50kN/m、允许拉伸变形大于18%,有效孔径O95=0.15~0.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湖航道大型充填袋生态堤防和护岸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中增加有以下步骤:-1.在大型充填袋的底面内侧以1~1.5m的间距布置塑料排水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湖航道大型充填袋生态堤防和护岸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中所述的大型充填袋中的充填料,采用粒径<0.005mm的、粘粒含量>30%,粒径<0.075mm、细粒土含量>80%的河湖底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湖航道大型充填袋生态堤防和护岸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之前,增加有前期必需的准备步骤a、步骤b:
a.根据待治理河湖和重建或改造航道的土质岸坡地形情况、工程地质条件等,考虑堤防和护岸将来所形成的上部荷载,通过计算分析设计待治理河湖堤防基础和重建或改造航道前沿及其基础的地基处理方案,地基处理采用抛石或块石、石笼网护脚,木桩、预应力管桩、钢板桩或连续墙加固岸坡前沿等方式,按设计方案处理和加固地基;
b.地基处理和加固完成后,清理河湖航道堤防和护岸基础,为大型河湖清理底泥充填袋堤身结构施工填筑提供工作面。
7.根据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河湖航道大型充填袋生态堤防和护岸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之后,增加有以下步骤:
⑷.大型底泥充填袋堤身结构沉降变形基本稳定后,根据防护设计要求,可采用将大型充填袋堤身作为生态袋直接种植植被,或在充填袋堤身表面固定土工格室种植植被,或采用石笼网卵石垫保护并种植植被等方式形成生态护坡;
⑸.河湖航道堤防和护岸的生态护坡选择无需人工养护、天然降水即能存活且具有良好固土作用的当地植被,生态护坡及植物根系对大型底泥充填袋堤身土体加筋保护;
⑹.河湖航道大型充填袋生态堤防和护岸结构的水域前沿、陆域坡脚及后方场地,种植功能及景观植物,提升河湖和航道河岸带的自然生态水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河湖航道大型充填袋生态堤防和护岸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及景观植物是采用芦苇、爬山虎和/或灌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882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