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前横梁管的冲压成型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08917.7 | 申请日: | 2015-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9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仙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鸿顺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4;B21D22/02 |
代理公司: | 无锡中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59 | 代理人: | 王尉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横梁 冲压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压模具,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汽车前横梁管的冲压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一些汽车的前横梁管结构如图1所示大致呈梯形状,由于成型后中段轴线与端部段轴线的距离较远,直接冲压成型会使管材变形严重。传统加工时,采用先用折弯机折弯加工后,再由模具冲压成型。这种加工方式,所需工时较长,且加工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一次将汽车前横梁管冲压成型的冲压成型模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前横梁管的冲压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上设有上成型模组件,下模座上设有下成型模组件,下模座上在下成型组件两端分别设有芯棒组件;上成型模组件包括两端的可上下运动的上端部模块和固定设置在上模座上的上中间模块,上端部模块和上中间模块上设有相应的上成型槽,上端部模块与上模座之间设有氮气弹簧,上端部模块的运动行程为成型后的管材中段的轴线到管端部段轴线的距离加5-20cm,下成型模组件包括两端设置在下模座上的下端部模块、和活动设置在下模座中可由冲压机床的顶杆驱动上下运动的下中间模块,下端部模块和下中间模块上设有相应的成型槽,下中间模块的运动行程为成型后的管材中段的轴线到管端部段轴线的距离,芯棒组件包括设置在下模座上的芯棒气缸,芯棒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有芯棒。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上模座上在两个上端部模块之间设有两块相平行的定位板,上中间模块包括设置在上模座上在定位板之间的若干上模镶块,定位板和上模镶块之间卡设有若干调整键。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下中间模块垂直于管材的两侧分别设有压料平衡块,上模座上相应位置也设有压料平衡块;上模座上在上端部模块旁设有若干压料平衡块,下模座上在相对应的位置也设有压料平衡块。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上模座上在上端部模块垂直于管材的两侧分别设有限制上端部模块行程的行程盖板,上端部模块两侧设有相应的限位块;下模座上在下中间模块垂直于管材的两侧分别设有限制下中间模块行程的行程盖板,下中间模块两侧设有相应的限位块。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上端部模块四周分别设有耐磨块,下中间模块四周分别设有耐磨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上端部模块活动设置在上模座上,上端部模块的运动行程为成型后的管材中段的轴线到管端部段轴线的距离加5-20cm,上模座下移时,上端部模块可与下端部模块先行接触压紧管材端部,利于段管材的定位并防止端部弯曲处变形;由于采用了活动的下中间模块与固定的上中间模块的配合使得管材中段得以支撑,且下中间模块的运动行程为成型后的管材中段的轴线到管端部段轴线的距离,从而使得冲压成型后的管材变形极小能达到加工要求。
由于上中间模块包括设置在上模座上在定位板之间的若干上模镶块,这样可以减少成型模所需的高强度钢的使用量从而降低模具成本,并且便于加工;由于定位板和上模镶块之间卡设有若干调整键,可通过合适的调整键使得各上模镶块能方便快速地安装准确。
由于设置了压料平衡块,可通过选用高度适宜的压料平衡块来控制上模压料的松紧程度。
行程盖板的设置可以保证下中间模块或上端部模块不会位移过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要加工的汽车的前横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上模的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下模的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上模的加工完成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下模的加工完成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冲压加工原理图。
图2至图6中:1.上模座,2.下模座,3.芯棒组件,31.芯棒气缸,32.芯棒,4.上端部模块,5.上中间模块,51.定位板,52.上模镶块,53.调整键,6.氮气弹簧,7.耐磨块,8.行程盖板,9.下端部模块,10.下中间模块,11.压料平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2-6所示,一种汽车前横梁管的冲压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2,上模座1上设有上成型模组件,下模座2上设有下成型模组件,下模座2上在下成型组件两端分别设有芯棒组件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鸿顺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鸿顺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89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连接的感应音箱
- 下一篇:一种建筑装饰板用分体可调式龙骨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