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通信的方法、网络节点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09637.8 | 申请日: | 2015-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16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王航;莫世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国频顺通讯科技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751 | 分类号: | H04L12/751;H04W40/24;H04W84/18 |
代理公司: | 南京华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13 | 代理人: | 林弘毅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通信 方法 网络 节点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基于策略的智能自组织网络架构。该自组织网络可以针对与共同活动相关联的节点创建私有的基于活动的网络。该自组织网络中的网络节点可以包括用于与该自组织网络中的其它网络节点进行通信的第一无线电,用于跨该自组织网络中继数据分组的第二无线电,和用于与一个或多个相邻节点中的相应网络节点同步网络拓扑信息的第三无线电。特别地,该第一无线电、第二无线电和第三无线电是并行地进行操作的不同无线电。这三个单独无线电允许网络节点使用第二无线电与其它网络节点进行通信,同时使用第三无线电发现针对该自组织网络拓扑的改变,和/或与其它相邻节点同步经更新的网络拓扑。
本申请要求发明人Hans Wang和Shih Hsiung Mo于2014年8月 27日提交的题为“POLICY BASED INTELLIGENT AD HOC NETWORK ARCHITECTURE FOR A GROUP OF NODESWITH COMMON INTEREST”的美国临时申请No.62/042,725(代理人案卷编号AVC14-1001PSP)的权益。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自组织(ad-hoc)网络。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针对与共同活动相关联的网络节点创建私有的基于活动的自组织网络。
背景技术
自组织网络通常包括分散式无线网络,其中成员节点负责在并不依赖于专用路由器或接入点的情况下向其它成员转发数据分组。这些成员节点将该自组织网络的拓扑保持为最新,并且向该自组织网络的其它成员传播任何拓扑变化。
然而,当节点移入或移出范围时,移动至该自组织网络的不同相邻网络时,或者离线或上线时,针对该自组织网络的拓扑的更新可能频繁进行。成员节点每次更新网络拓扑时,该成员节点都需要使用经更新的网络拓扑来更新通信路由表,这允许该成员节点确定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活跃的通信路径。
成员节点还需要与自组织网络的其它成员分享拓扑的任何变化,这允许其它成员节点对它们相对应的路由表进行更新。不幸的是,分享拓扑信息通常要求成员节点停止使用其无线电来传输数据分组,而代之以使用它们的无线电来与它们相邻的节点同步它们的路由表。
更糟的是,一些自组织网络由频繁移动至新的物理位置的移动节点所组成,这需要对自组织网络的路由表进行频繁更新。路由表的这种频繁分享消耗令人不期望看到的大量带宽,并且该带宽由于网络中节点的数量很大而有所增加。
发明内容
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组织网络,其针对与共同活动相关联的网络节点创建私有的基于活动的网络。该自组织网络中的网络节点可以包括用于与该自组织网络中的其它网络节点进行通信的第一无线电,用于跨该自组织网络中继数据分组的第二无线电,和用于与一个或多个相邻节点的相应网络节点同步网络拓扑信息的第三无线电。特别地,该第一、第二和第三无线电是并行地进行操作的不同无线电。这三个单独无线电允许网络节点使用第二无线电与其它网络节点进行通信,同时使用第三无线电发现针对该自组织网络拓扑的改变,和/或与其它相邻节点同步经更新的网络拓扑。例如,该网络节点能够使用第三无线电从一个或多个相邻节点中的相应网络节点接收网络拓扑信息。随后,响应于基于所接收到的网络拓扑信息而检测到自组织网络的网络拓扑的变化,该网络节点能够基于所接收到的网络拓扑信息更新路由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网络拓扑信息可以包括相邻网络节点的节点信息、相邻网络节点的路由信息和/或路由表。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节点可以经由第三无线电在本地网络节点与一个或多个相邻节点之间同步网络拓扑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一个或多个相邻节点可以与和该本地网络节点的共同活动相关联。此外,该网络节点可以管理与该共同活动相关联的私有网络,使得该私有网络包括与该共同活动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相邻节点作为成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国频顺通讯科技公司,未经美国频顺通讯科技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96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