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不脱层模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13732.5 | 申请日: | 2015-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5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黄险波;陈大华;范欣愉;孙雅杰;黄有平;孟姗姗;刘玲;汪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金发碳纤维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0 | 分类号: | B32B2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 代理人: | 伍嘉陵 |
地址: | 510555 广东省广州市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木材生长方向 力学性能 板条 板芯 脱层 制备 浸渍胶粘剂 单次使用 分层现象 复合面层 机械支撑 建筑模板 连续纤维 翘曲变形 使用寿命 高模量 抗腐蚀 重量轻 竖直 脱模 防水 变形 加工 | ||
一种高强度不脱层模板及其制备方法,由于板条a的长度方向与木材生长方向一致,板条b的高度方向与木材生长方向一致,因此,不仅可以同时起到充分浸渍胶粘剂和机械支撑的作用,还能使板芯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都具有极高的力学性能且变形小,使加工完成的板芯内部不会出现分层现象,具有高模量,形成的模板不会翘曲变形;通过该种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可提高模板的力学性能,使模板具有重量轻、强度高、防水抗腐蚀、易脱模的性能,循环使用次数多,可达百次以上,大大提高了建筑模板的使用寿命,降低单次使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模板领域,特别涉及连续纤维增强建筑模板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中采用的模板为钢模、木模、竹模、塑料模板等,其中,钢模虽然坚固,且循环使用次数多,但是,其价格昂贵、不耐腐蚀易生锈,同时,钢模重量大,不仅运输不方便,在施工过程中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目前,建筑施工中使用最多的是木模板或竹模板,这类模板重量轻,便于运输,且其价格便宜,但是这类模板强度低、不耐腐蚀、渗水后易开裂,且脱模难,循环使用次数很少,小于5次,另外,这类模板对木材需求量大,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近年来,为解决上述钢模、木模、竹模作为模板存在的缺陷,行业内出现了很多新型塑料模板,如木塑模板、GMT模板、中空塑料模板、发泡PVC模板等,但这些模板的价格昂贵,提高了建筑施工成本,且均存在强度低、刚性差、易变形、耐候性差等缺点,循环使用次数低,只能使用10次左右。
为解决上述模板带来的缺陷,专利201110000869.2公开了一种连续纤维涂塑带材复合增强建筑模板及其制备方法,其采用了木质定向刨花板作为板芯,板芯表面与由2~4层连续纤维涂塑带材制成的增强面层经双面热熔胶膜热压粘合在一起,从而制成增强建筑模板,所使用的热熔胶膜一面为聚丙烯树脂,另一面树脂是马来酸酐改性聚丙烯树脂,依靠热熔胶膜粘接板芯和增强面层存在两个问题:1、热熔胶膜价格昂贵,大大增加了建筑施工成本;2、制备木质定向刨花板的粘胶一般是热固性胶水,与热熔胶的粘接并不牢固,长期使用会存在起泡、鼓包的现象,导致模板性能骤降。另外,由于刨花板是一种碎料板,虽然在其表面覆纤维增强面层,但仍然会存在刚性不足的问题,其刨花板内会发生分层现象,导致模板强度变差,使用寿命变短。
另一专利201310422446.9公开了一种建筑模板用层合板及其制造方法,所述板芯为普通速生木材单板、木质刨花板或密度纤维板,所述增强面层为单面覆有无纺布的纤维增强热塑性板,通过胶水将增强面层表面的无纺布与板芯粘合在一起,所述纤维增强热塑性板为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预浸料与短纤增强热塑性预浸料回料铺设而成,若使用的板芯为速生木材单板,则需要较大幅宽的单板,才可加工成为高刚性的模板,加工复杂,成本高,若使用刨花板或密度纤维板作为板芯,则其力学强度不够,板芯内易存在分层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具有高结构刚性、防水抗腐蚀性、易脱模、不脱层且抗摔跌破坏性能的高强度不脱层模板及其制备方法,大幅提高模板的循环使用次数,延长模板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不脱层模板,包括板芯,以及分别与板芯上下表面粘合为一体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所述板芯由多条木质材料形成的板条按矩阵形状粘接而成,板条为长方体状,所述板条分为板条a和板条b,板条a的长度方向与木材生长方向一致,板条b的高度方向与木材生长方向一致;所述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由一层或多层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和在其中一外侧的连续纤维增强预浸片表面上设置的胶粘层组成,通过胶粘剂将连续纤维增强复合面层上的胶粘层分别与板芯上下两表面粘结为一体。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不脱层模板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金发碳纤维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金发碳纤维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37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阀芯位移测量装置
- 下一篇:检测平坦度的光射线显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