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体管道中的减缓泵和压缩机磨损的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14257.3 | 申请日: | 2015-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2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陈素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润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9/00 | 分类号: | C10M169/00;C10M17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麒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管道 中的 减缓 压缩机 磨损 润滑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护肤品,具体涉及一种气体管道中的减缓泵和压缩机磨损的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气体管道(gaspipeline)包括控制阀门、过滤器、减压装置、压力表、流量计、在线分析仪等,宜集中设在气体入口室。气体经鼓风机、压缩机、泵和锅炉等增压后,从管道的高压处流向低压处,也可利用气体自身的压力或重力输送。当气体的流量已知时,管径的大小取决于允许的流速或允许的摩擦阻力(压力降)。流速大时管径小,但压力降值增大。但泵和压缩机等动力设备的运行能耗费用增大。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管道中的减缓泵和压缩机磨损的润滑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润滑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管道中的减缓泵和压缩机磨损的润滑剂,其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成分组成:羊毛脂8~18份,精氨酸13~16份,维生素E醋酸酯2~5份,钛白粉8~15份,可可脂15~18份,硅处理云母粉28~35份,二甲基硅油2~4份、白油5~8份、苯甲酸15~19份,甲基磺酸铜溶液5~8份。
优选地,其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成分组成:羊毛脂8~15份,精氨酸13~15份,维生素E醋酸酯2~3份,钛白粉8~12份,可可脂15~17份,硅处理云母粉28~32份,二甲基硅油2~3份、白油5~6份、苯甲酸15~17份,甲基磺酸铜溶液5~7份。
优选地,其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成分组成:羊毛脂9份,精氨酸14份,维生素E醋酸酯2.5份,钛白粉10份,可可脂16份,硅处理云母粉29份,二甲基硅油2份、白油5份、苯甲酸15份,甲基磺酸铜溶液5份。
上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上述的组分重量份称取原料组分;
(2)将上述原料加热混配均匀,加热至98℃;
(3)调解温度至55℃,直至混配降至室温即可。
有益效果:本发明相对于传统技术而言,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中提供的产品能够大大减缓泵和压缩机磨损,保持整个气体管道的正常动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气体管道中的减缓泵和压缩机磨损的润滑剂,其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成分组成:羊毛脂8~18份,精氨酸16份,维生素E醋酸酯5份,钛白粉15份,可可脂18份,硅处理云母粉35份,二甲基硅油4份、白油8份、苯甲酸19份,甲基磺酸铜溶液8份。
上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上述的组分重量份称取原料组分;
(2)将上述原料加热混配均匀,加热至98℃;
(3)调解温度至55℃,直至混配降至室温即可。
实施例2:
一种气体管道中的减缓泵和压缩机磨损的润滑剂,其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成分组成:羊毛脂8份,精氨酸13份,维生素E醋酸酯2份,钛白粉8份,可可脂15份,硅处理云母粉28份,二甲基硅油2份、白油5份、苯甲酸15份,甲基磺酸铜溶液5份。
上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上述的组分重量份称取原料组分;
(2)将上述原料加热混配均匀,加热至98℃;
(3)调解温度至55℃,直至混配降至室温即可。
实施例3:
一种气体管道中的减缓泵和压缩机磨损的润滑剂,其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成分组成:羊毛脂9份,精氨酸14份,维生素E醋酸酯2.5份,钛白粉10份,可可脂16份,硅处理云母粉29份,二甲基硅油2份、白油5份、苯甲酸15份,甲基磺酸铜溶液5份。
上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上述的组分重量份称取原料组分;
(2)将上述原料加热混配均匀,加热至98℃;
(3)调解温度至55℃,直至混配降至室温即可。
实施例1~3中制备的产品,本发明中提供的产品能够大大减缓泵和压缩机磨损,保持整个气体管道的正常动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润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润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42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