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自由翻转变形模式吸能的车用吸能盒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14970.8 | 申请日: | 2015-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5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吉清;余建立;兰凤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19/22 | 分类号: | B60R19/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自由 翻转 变形 模式 车用吸能盒 | ||
1.一种基于自由翻转变形模式吸能的车用吸能盒,包括保险杠、前纵梁,以及安装在保险杠与前纵梁之间的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装置包括吸能盒前杆(4)、吸能盒翻转管(5)、吸能盒底座(8);
所述吸能盒翻转管(5)的前端壁连接吸能盒前杆(4),后侧壁通过法兰固定在前纵梁(7)端部的外端,吸能盒底座(8)的开口端侧壁通过法兰固定在前纵梁(7)端部的内端,吸能盒翻转管(5)的开口端与吸能盒底座(8)的开口端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由翻转变形模式吸能的车用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翻转管(5)的前端壁向内凹陷,使吸能盒翻转管(5)的前端壁与侧壁之间形成一个迂回连接部(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由翻转变形模式吸能的车用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翻转管(5)的开口端与吸能盒底座(8)的开口端相对设置并形成密闭空间,在密闭空间中填充金属泡沫材料(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自由翻转变形模式吸能的车用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前杆(4)与吸能盒翻转管(5)前端壁之间的接触面为平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自由翻转变形模式吸能的车用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前杆(4)与吸能盒翻转管(5)前端壁之间的连接采用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基于自由翻转变形模式吸能的车用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前杆(4)、吸能盒翻转管(5)和吸能盒底座(8)均为一端开口的管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自由翻转变形模式吸能的车用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包括保险杠前防撞梁(1)、保险杠后梁(2)和保险杠安装支架(3),所述吸能盒前杆(4)与保险杠安装支架(3)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自由翻转变形模式吸能的车用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翻转管(5)的法兰外部增加有吸能盒安装板(6)。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自由翻转变形模式吸能的车用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泡沫材料(9)为泡沫铝、泡沫铁、泡沫铜、泡沫钛、泡沫镍或者泡沫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497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