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道清淤智能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15140.7 | 申请日: | 2015-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19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沈新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新立 |
主分类号: | B01D29/01 | 分类号: | B01D29/01;B01D29/085;B01D29/56;E02B3/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1102 | 代理人: | 亢志民 |
地址: | 450044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清淤 智能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道清淤装置,特别是一种河道清淤智能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黄河上游因水土流失,每年带下来数亿立方的泥沙,日积月累逐渐形成了水上河,威胁到黄河两岸的群众生命安全,从而有人在黄河两岸租上几十亩甚至上百亩土地,用沙土打起围堰周围再覆盖塑料薄膜,然后用船将泥沙抽到围堰内,经过漫长的时间阴干(需20-30天,循环周期慢),在此期间每遇大风,漫天黄沙,环境污染严重,耕地也在大量的浪费,然后用铲车将阴干的黄沙装车运走(每装一车约45方,需时30分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对环境零污染、循环周期短、装车速度快的河道清淤智能分离装置。
本发明所采用技术方案是:
一种河道清淤智能分离装置,包括碎石水泥夯层、支撑立柱和沙箱,所述的碎石水泥夯层设置在地面上,支撑立柱固定设置在于碎石水泥夯层上,沙箱固定设置在支撑立柱上,在沙箱的底部,还设置有下沙漏斗,在下沙漏斗的底部,还设置有下沙漏斗开合装置,包括推拉门框架、推拉杆、下沙口挡板、电机和减速机,推拉门框架焊接在所述的下沙漏斗底部侧壁上,下沙口挡板、电机和减速机均设置在推拉门框架上,推拉杆一端和下沙口挡板连接、另一端和减速机连接,电机和减速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碎石水泥夯层内预埋钢板丝杠,所述的支撑立柱采用400*400工字钢制作,所述的钢板丝杠和支撑立柱采用高强螺丝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沙箱侧壁采用50*100槽钢做龙骨、内镶5毫米钢板,底部采用200*400工字钢做横梁、横梁上设置5毫米钢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下沙漏斗内还设置有控制水装置,包括过滤网、滤网隔离层和滤水板,滤水板设置在下沙漏斗的内侧,在滤水板的内侧设置有过滤网,滤网隔离层设置在滤水板和过滤网之间,滤水板上设置有滤水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产生的积极效果如下:
由于采用沙箱,克服了传统的将沙抽到空地、占地面积大、容易扬沙污染环境等问题,本装置占地面积小,沙在沙箱内,不容易扬起,故污染环境程度为零;底部设置下沙漏斗,避免了装沙还需要铲车配合工作,节约了劳动成本,且装车速度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控水装置的设置,克服了传统将沙抽到地面阴干速度慢的问题,利用水的重力,让水自然流出,缩短了沙土脱水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下沙漏斗开合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控水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标志:1-碎石水泥夯层,2-支撑立柱,3-沙箱,4-下沙漏斗,5-下沙漏斗开合装置,6-推拉门框架,7-推拉杆,8-下沙口挡板,9-电机,10-减速机,11-过滤网,12-滤网隔离层,13-滤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河道清淤智能分离装置,包括碎石水泥夯层1、支撑立柱2和沙箱3,所述的碎石水泥夯层1设置在地面上,支撑立柱2固定设置在于碎石水泥夯层1上,沙箱3固定设置在支撑立柱2上,在沙箱3的底部,设置有下沙漏斗4,在下沙漏斗4的底部,还设置有下沙漏斗开合装置5,包括推拉门框架6、推拉杆7、下沙口挡板8、电机9和减速机10,推拉门框架6焊接在所述的下沙漏斗4底部侧壁上,下沙口挡板8、电机9、减速机10均设置在推拉门框架6上,推拉杆7一端和下沙口挡板8连接、另一端和减速机10连接,电机9和减速机10连接。采用本发明的装置占地256平方米,可替代老式采沙场300亩土地的工作量。老式采沙每遇大风,沙尘遮天蔽日、环境遭到污染,土地沙化严重,本发明的装置整个过程在密闭的容器内进行,零污染。老式采沙采用铲车装载,每车装载时间30分钟。本发明的装置采用沙漏自流的方式,每车装载时间3分钟。
碎石水泥夯层内预埋钢板丝杠,支撑立柱采用400*400工字钢制作,钢板丝杠和支撑立柱采用高强螺丝连接。整套设备采用型材制作,特殊高强螺丝固定、安装,保证了整体的安全性、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新立,未经沈新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51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