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运用于气体管路管线的金属纳米电镀液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15411.9 | 申请日: | 2015-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3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陈素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润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5/00 | 分类号: | C25D15/00;C25D7/04;C25D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麒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用于 气体 管路 管线 金属 纳米 电镀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镀液,具体涉及一种运用于气体管路管线的金属纳米电镀液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气体管路指气瓶至仪器终端之间连接管线,一般有气体切换装置-减压装置-阀门-管线-过滤器-报警器-终端箱-调节阀等部分组成。气体管路由于承受有各种气体,对管线及阀门中的表层的抗腐蚀性和其镀层本身的着附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且常规中的电镀液含有氰化物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运用于气体管路管线的金属纳米电镀液。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电镀液的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运用于气体管路管线的金属纳米电镀液,其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成分组成:硫酸镍8~18份,氯化镍13~16份,维生素E醋酸酯2~5份,柠檬酸钠6~15份,功能分子5~8份,1,4-丁炔二醇2.8~3.5份,填平剂2~4份、抗坏血酸2.5~4.8份,金属银纳米粒子粉0.05~0.15份,去离子水75~98份;所述功能分子的分子结构为:
R为二甲钛基或者二乙钛基。
进一步地,其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成分组成:硫酸镍8~15份,氯化镍13~15份,维生素E醋酸酯2~4份,柠檬酸钠6~10份,功能分子5~6份,1,4-丁炔二醇2.8~3.2份,填平剂2~4份、抗坏血酸2.5~4.2份,金属银纳米粒子粉0.05~0.12份,去离子水75~92份;所述功能分子的分子结构为:
R为二甲钛基或者二乙钛基。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分子的制备是由和二甲胺或者二乙胺分子在缩合剂EDC/HOBt/NMM下温度为60~75℃下制备得到最终成品。
上述运用于气体管路管线的金属纳米电镀液的制备方法,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分重量份称取原料组分均匀混合;将上述原料加热至98℃;然后将工件放入电镀液中进行电镀。
有益效果:本发明相对于传统技术而言,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中提供的产品通过功能分子通过与其他组分之间的作用不仅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而且具有较好的着附力,且绿色无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运用于气体管路管线的金属纳米电镀液,其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成分组成:硫酸镍18份,氯化镍13份,维生素E醋酸酯2份,柠檬酸钠6份,功能分子5份,1,4-丁炔二醇2.8份,填平剂2份、抗坏血酸2.5份,金属银纳米粒子粉0.05份,去离子水75份;所述功能分子的分子结构为:
R为二甲钛。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分重量份称取原料组分均匀混合;将上述原料加热至98℃;然后将工件放入电镀液中进行电镀。
实施例2:
一种运用于气体管路管线的金属纳米电镀液,其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成分组成:硫酸镍8份,氯化镍16份,维生素E醋酸酯5份,柠檬酸钠15份,功能分子8份,1,4-丁炔二醇3.5份,填平剂4份、抗坏血酸4.8份,金属银纳米粒子粉0.15份,去离子水98份;所述功能分子的分子结构为:
R为二乙钛。
实施例3:
一种运用于气体管路管线的金属纳米电镀液,其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成分组成:硫酸镍12份,氯化镍15份,维生素E醋酸酯4份,柠檬酸钠11份,功能分子7份,1,4-丁炔二醇2.9份,填平剂3份、抗坏血酸3.8份,金属银纳米粒子粉0.12份,去离子水85份;所述功能分子的分子结构为:
R为二甲钛。
实施例4:
一种运用于气体管路管线的金属纳米电镀液,其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成分组成:硫酸镍8~15份,氯化镍13~15份,维生素E醋酸酯2~4份,柠檬酸钠6~10份,功能分子5~6份,1,4-丁炔二醇2.8~3.2份,填平剂2~4份、抗坏血酸2.5~4.2份,金属银纳米粒子粉0.05~0.12份,去离子水75~92份;所述功能分子的分子结构为:
R为二乙钛。
实施例1~4中制备的产品,其抗腐蚀性能相对于现有产品而言大大提高了其腐蚀性和着附力和耐刷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润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润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54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