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碳刷旋头打弧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15779.5 | 申请日: | 2015-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758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徐树清;朱约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瑞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0 | 分类号: | B24B27/00;B24B41/06 |
代理公司: | 11308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良荣 |
地址: | 215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弧 碳刷 旋头 工位处 夹具 工位 导出装置 旋头装置 导出 装夹 生产效率 一致性好 质量稳定 智能 后端面 前端面 倒角 夹持 减排 磨削 排出 节电 环保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碳刷旋头打弧机,其包括:安装于导入工位处的用于装夹碳刷的夹具;安装于旋头工位处的旋头装置;安装于打弧工位处的打弧装置;安装于导出工位处的导出装置;其中,当夹持有所述碳刷的夹具旋转到旋头工位上时,通过旋头装置对碳刷前端面进行旋头处理;再通过打弧装置对旋转到打弧工位上的碳刷后端面进行打弧处理;再通过导出装置将旋转移送到导出工位的碳刷从用于对其装夹的夹具内排出。本发明的智能碳刷旋头打弧机,集磨削、倒角、旋头、打弧处理集一体,工序少,减少对碳刷中转时所需的人工与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用工成本,加工出的产品质量稳定、一致性好,且节电减排,利于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刷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碳刷旋头打弧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碳刷进行旋头打弧处理时,都是采用多套设备完成,即,先采用磨削倒角设备对碳刷进行磨削、倒角处理,再采用旋头设备对磨削倒角后的碳刷进行旋头处理,最后采用打弧设备对旋头处理后的碳刷进行打弧处理。采用上述的加工方法,存在如下缺点:1、设备繁多,提高了企业对设备的采购成本,且多个设备用电量大,不利于环保;2、需要在多个设备间转送碳刷,因此需要的操作工人较多,既提高了企业的用工成本,也易在转送碳刷的过程中对碳刷造成划痕,使碳刷质量下降,增加生产成本;3、多个设备分别加工,工序多,需要反复装夹,生产效率低,加工出产品的质量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碳刷旋头打弧机,其集磨削、倒角、旋头、打弧处理集一体,操作工人只需将碳刷放入振动盘结构,即可自动对碳刷完成上述处理,减少工序,减少对碳刷中转时所需的人工与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用工成本,加工出的产品质量稳定、一致性好,且节电减排,利于环保。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碳刷旋头打弧机,其包括:安装于导入工位处的用于装夹碳刷的夹具;安装于旋头工位处的旋头装置;安装于打弧工位处的打弧装置;安装于导出工位处的导出装置;其中,当夹持有所述碳刷的夹具旋转到旋头工位上时,通过旋头装置对碳刷前端面进行旋头处理;旋头处理后,再将装夹有碳刷的夹具旋转到打弧工位上,通过打弧装置对碳刷后端面进行打弧处理;打弧处理后,将装夹有碳刷的夹具旋转到导出工位,通过导出装置将碳刷从用于对其装夹的夹具内排出。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将多个碳刷定向排序、并依次输出到倾斜导轨上的振动盘结构;安装于倾斜导轨下方的用于对其上运送的碳刷的刷线进行拉直处理的理线机构;用于承接并向前输送从倾斜导轨末端输出的碳刷的直线送料装置;安装于磨削工位处的用于对直线送料装置输送的碳刷进行顶端面磨削处理的磨削装置;安装于倒角工位处的用于对碳刷的棱边进行倒角处理的倒角装置;其中,倒角处理后的碳刷被所述夹具装夹。
其中,所述直线送料装置包括:与所述倾斜导轨末端垂直且与其连通的第一直线导轨;设置在第一直线导轨与倾斜导轨连通端附近且其活塞杆对准第一直线导轨的推料气缸,用于将倾斜导轨末端输出的碳刷推送至第一直线导轨内;设置在第一直线导轨的靠近所述磨削工位处的滚轮输送机构,用于将第一直线导轨上的碳刷匀速输送至磨削工位处。
其中,所述导入工位、旋头工位、打弧工位、导出工位分别设置于可旋转的转盘上。
其中,所述夹具包括:安装于所述转盘上且位于所述导入工位一侧的固定夹持臂;安装于所述转盘上且位于所述导入工位另一侧且其一端与固定夹持臂铰接的活动夹持臂;与活动夹持臂连接的用于带动其相对固定夹持臂移动以便夹紧碳刷或松开碳刷的连动组件。
优选的,所述连动组件包括:与所述转盘连接的用于在外力作用下沿转盘径向相对转盘移动的活动夹嘴;其一端与活动夹嘴连接且由下至上竖直穿设过所述转盘的竖直轴,随着活动夹嘴的移动而相对所述转盘水平旋转;与竖直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旋转臂;设置于旋转臂末端且与其转动连接的滚动体;其两端分别与滚动体和所述活动夹持臂连接的弹性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瑞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瑞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57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克珠利溶液的新组方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岩心孔隙度参数场的获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