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物件的后处理系统及后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16364.X | 申请日: | 2015-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676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高俊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33/00 | 分类号: | C08L33/00;C08L63/02;C08K5/13;C08K5/521;C08K5/06;C08K5/05;C08K5/1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密式 主容器 三维物件 后处理剂 压缩机 超音波震荡 后处理系统 后处理 处理系统 内部空气 内部压力 升降机构 管线流 液位差 抽气 附着 排出 填充 浸泡 升高 | ||
本发明关于一种三维物件之后处理系统,包含气密式主容器、压缩机、供剂容器;当压缩机作动,经由第一管线对气密式主容器进行抽气,使气密式主容器内部压力趋近于零,再开启供剂开关,使第二管线与气密式主容器相连通,并借由升降机构将供剂容器升高,通过液位差及压力差使供剂容器内的后处理剂经由第二管线流至气密式主容器中,当后处理剂试剂完全浸泡设置于气密式主容器内部的三维物件,再通过气密式主容器执行超音波震荡程序,使三维物件的内部空气排出,以使后处理剂填充附着于三维物件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三维物件的后处理系统,尤指一种以粉末成型的快速成型装置完成的三维物件的后处理系统及后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快速成型技术(Rapid Prototyping,简称RP技术)为依据建构类似金字塔层层堆叠成型的概念所发展而成,其主要技术特征是成型的快捷性,能在不需要任何刀具,模具及治具的情况下自动、快速将任意复杂形状的设计方案快速转换为三维的实体模型,大大缩短了新产品的研发周期及减少研发成本,能够确保新产品的上市时间和新产品开发的一次成功率,快速成型技术为技术人员之间,以及技术人员与企业决策者、产品的用户等非技术人员之间提供了一个更加完整及方便的产品设计交流工具,从而明显提高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
随着快速成型技术的发展,能够产出三维实体模型的快速成型方法也有多元发展,例如:三维打印(3-D Printing,3-DP)、立体平版印刷(Stereo-Lithography,SLA)、选择性激光烧结(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SLS)、立体制版(Solider Process,SP)、混合沉积建模(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以及薄片叠层法(Laminated ObjectManufacturing,LOM)等。其中,三维物件打印作业尚包含一般的快速成型喷印作业,其制程主要为先进行成型粉末铺料、对该铺料喷印粘结剂、等待粘结剂干燥后去除余料、再次进行铺料…如此层层堆砌成型出一三维物件。然而,于此制程所采用的成型粉末通常为石膏粉末,当其制成三维物件时,成品非常脆弱且有表面剥落的情形,且由于其属于多孔性材质,故其三维物件亦会产生具有孔隙等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一般来说,会再对该三维物件进行后处理程序,以使其硬化、增强成品强度。
传统进行三维物件之后处理程序多采用浸泡、涂抹、喷涂等方式进行,此等后处理程序通常是为了使三维物件的硬度强化。然而,如前所述,三维物件由于其多孔性材质的特点,故其孔隙会具有一定的深度,如欲增强三维物件的结构强度,于理论上,应采取高分子材料以进行后处理程序,但因高分子材料具备高粘度的特性,导致其不易渗入三维物件的孔隙中,是以亦有部分业者采用低粘度的丙烯酸树脂以进行浸泡、涂抹、喷涂等后处理作业,但当其进行浸泡、涂抹、喷涂等后处理作业时,丙烯酸树脂附着于三维物件的表面即开始产生硬化的效果,导致其虽具有低粘度的特性,但仍然无法深入三维物件的孔隙深处,因而会导致其表面虽已硬化、但内部仍是处于多孔隙的状态,如此一来。该三维物件的结构强度及应用性仍是受限。
有鉴于此,如何发展一种可增强结构强度、更可填补三维物件表面孔隙,使得脏污、霉菌不易附着、渗入其表面的三维物件之后处理系统及后处理方法,实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物件之后处理系统及后处理方法,借由该后处理系统通过物理性的压力、温度、超音波震荡等程序,以使三维物件内部的空气排出,以使后处理剂可渗入填补于三维物件的孔隙中,以增强结构强度、并使脏污、霉菌不易附着、渗入于三维物件的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63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张紧结构的电子围栏栏杆
- 下一篇:悬架的拖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