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理层服务融合中的鲁棒性传输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16421.4 | 申请日: | 2015-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9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孔卫庆;陈智;李玲香;梅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H04L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葛启函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理层 服务 融合 中的 鲁棒性 传输 设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物理层服务融合通信传输技术。
背景技术
5G通信技术需要很高的频谱效率和较高的安全性,从而促使多种服务的融合,比如保密服务(confidentialservice)和多播服务(multicastservice)的融合。传统的服务融合技术通过不同的逻辑信道以提供不同的服务,频谱效率较低。相对地,物理层服务融合技术通过利用物理信道的特性融合不同的服务,这些服务可以使用相同的无线资源,频谱效率较高,因此被认为是极有前景的一项技术。
多播服务可以通过发送多播信息来实现,保密服务需要保证信息不被非法用户窃取,传统地,利用高层的一些秘钥技术加密信息,但是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提升以及算法的改善,秘钥技术越来越容易被破解,因此出现了物理层安全技术。物理层安全技术只利用信道特性确保安全性,因此无论非法用户对获得的信息作何处理都无法重建原始信息,因此物理层安全引起了人们足够的重视,也有很多学术文章解决各种场景、各种信道信息条件下的安全速率问题,并取得了很多成果。
近年来,虽然物理层的服务融合引起了人们很大的重视,但是,大部分研究都是从信息论的角度出发,比如,针对给定的输入协方差矩阵,给出了容量的表达式,但是很少有研究涉及如何设计输入协方差矩阵(传输策略)最大化容量域。另一方面,这些研究大都是基于完美信道的假设,但是在实际中,很多因素会导致信道信息的非完美,例如信道估计误差、有限反馈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关于服务融合的研究中,基本都是基于完美信道信息假设的,然而实际中发送端获得的信道状态信息往往是非完美的这一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物理层服务融合中的鲁棒性传输设计方法,在保证一种服务质量的同时,最大化另一种服务的传输速率,从而获得最差情况下即信道误差最大情况下的可达速率域。
为了方便的描述本发明的内容,首先对本发明所使用模型进行定义:
本发明采用的信道误差模型为:发送节点到用户i的信道表示为其中,i=1,2,表示发送节点已知的确切信息,ei表示信道的不确定部分且满足εi为已知的常数,表示Frobenius范数。
一种物理层服务融合中的鲁棒性传输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处理,确定多播服务的传输协方差矩阵Q0和保密服务的传输协方差矩阵Qc,得出速率域,最优传输协方差矩阵和最优保密服务的传输协方差矩阵
S11、发送节点S向两个接收节点广播发送训练序列信息,同时,所述发送节点S接收来自所述两个接收节点的信息反馈;
S12、根据S11所述信息反馈确定S11所述发送节点S到S11所述两个接收节点的信道矢量和误差ei的界εi,其中,i=1,2;
S13、确定信道误差最大的情况下安全速率对(Rc,R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64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晶机及其真空吸取支架
- 下一篇:一种吸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