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养殖竹鼠饲料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17039.5 | 申请日: | 2015-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4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全红;阙定锟;高韦;卞尔全;高坤;黄家颍;黄家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全红生态农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16 | 分类号: | A23K1/16;A23K1/14;A23K1/18;A23K1/1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养殖 饲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物性饲料,具体涉及一种人工养殖竹鼠饲料。
背景技术
竹鼠,又称竹馏、芒狸、竹狸、竹根鼠、冬毛老鼠、芭茅鼠等,啮齿目竹鼠科的通称,因吃竹而得名,它体大肉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毛皮绒厚柔软,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它体内含粗蛋白质57.78%、粗脂肪20.54%、粗灰分17.36%、粗纤维0.84%、胆固醇0.05%,还富含磷、铁、钙、维生素E及氨基酸、甾类,其中赖氨酸、亮氨酸、蛋氨酸的含量比鸡鸭鹅、猪牛羊、鱼虾蟹有过之而无不及,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属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野味,在国内竹鼠具有较好的消费市场,竹鼠需求量每年以3%的速度递增,近年来,我国竹鼠养殖业开始逐渐升温,众多农民朋友纷纷引种养殖,野生竹鼠食物主要以竹笋为主,人工饲养如果依旧以竹笋为主要饲料来源的话,一方面会增加养殖成本,另一方面也不能完全满足竹鼠正常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养殖竹鼠饲料,其不仅成本低廉,而且能满足竹鼠日常营养需求,提高竹鼠养殖效益。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人工养殖竹鼠饲料,其按重量份数配比组成如下:
竹笋20-22份、玉米芯70-80份、豆粕20-30份、芝麻粕8-10份、皇竹草25-28份、野火球3-8份、百脉根5-7份、西瓜皮20-24份、甜菜根25-30份、紫甘蓝18-20份、磷酸三钙0.01-0.012份、鱼油1.5-1.8份、维生素E0.3-0.6份、赤砂糖2-5份、谷氨酸0.8-1份。
本发明饲料按照竹鼠日常能量及营养需求进行配制,营养均衡,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生长营养元素,可提升竹鼠生长速度,使竹鼠毛皮光亮柔顺,缩短饲养周期,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人工养殖竹鼠饲料,其按重量份数配比组成如下:竹笋20份、玉米芯70份、豆粕20份、芝麻粕8份、皇竹草25份、野火球3份、百脉根5份、西瓜皮20份、甜菜根25份、紫甘蓝18份、磷酸三钙0.01份、鱼油1.5份、维生素E0.3份、赤砂糖2份、谷氨酸0.8份。
实施例2:一种人工养殖竹鼠饲料,其按重量份数配比组成如下:竹笋21份、玉米芯75份、豆粕25份、芝麻粕9份、皇竹草26份、野火球5份、百脉根6份、西瓜皮22份、甜菜根28份、紫甘蓝19份、磷酸三钙0.011份、鱼油1.6份、维生素E0.4份、赤砂糖35份、谷氨酸0.9份。
实施例3:一种人工养殖竹鼠饲料,其按重量份数配比组成如下:竹笋22份、玉米芯80份、豆粕30份、芝麻粕10份、皇竹草28份、野火球8份、百脉根7份、西瓜皮24份、甜菜根30份、紫甘蓝20份、磷酸三钙0.012份、鱼油1.8份、维生素E0.6份、赤砂糖5份、谷氨酸1份。
以下结合具体实验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选取30只1月龄的的竹鼠,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只,实验组竹鼠平均体重为458g,对照组竹鼠平均体重为460g;
实验组饲喂按如下重量份数原料配制成的饲料1:竹笋22份、玉米芯80份、豆粕30份、芝麻粕10份、皇竹草28份、野火球8份、百脉根7份、西瓜皮24份、甜菜根30份、紫甘蓝20份、磷酸三钙0.012份、鱼油1.8份、维生素E0.6份、赤砂糖5份、谷氨酸1份。
对照组饲喂由按如下重量份数原料配制成的饲料2:竹笋20份、玉米50份、瓜皮30份。
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每天均饲喂2次,连续饲喂2个月后;
实验组竹鼠平均体重为1082g;实验组竹鼠平均日采食量为148g/只;实验组竹鼠毛色光亮,蓬松,绒毛紧密;
对照组竹鼠平均体重为840g;对照组竹鼠平均日采食量为192g/只;对照组竹鼠毛色光亮度稍差,绒毛不够紧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全红生态农庄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全红生态农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70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