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银抗菌混纺织物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517523.8 申请日: 2015-08-22
公开(公告)号: CN105040416A 公开(公告)日: 2015-11-11
发明(设计)人: 赵兵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正业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D06M11/83 分类号: D06M11/83;D06M11/30;D06M15/15;D03D15/00;D03D13/00;D06B21/00;D06B3/10;D06B15/00;D06B3/18;D06M101/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5001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纳米 抗菌 混纺 织物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纺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纳米银抗菌混纺织物。

背景技术

天然纤维素虽然具有穿着舒适性、可再生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等优点,但在服用过程中,因纤维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吸湿能力,纤维制品极易附着微生物,并为其繁殖和传播创造条件,从而造成纤维强力的损伤、产生污点和褪色、产生令人不愉快的气味,甚至造成疾病的传播,影响人体的健康。因此在纤维素的改性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就是实现纤维素的抗菌性能,减少细菌对人体的侵害。而纳米银由于其安全、无毒、高效的抗菌性能,常被用作抗菌整理剂,并且其抗菌性能持久稳定,适应性强,不易产生抗药性,已在无机抗菌整理剂的应用中占主导地位。

纳米银抗菌纺织品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纤维改性法和织物后整理法。纤维改性法即首先在成纤高聚物中添加纳米银,然后进行湿法或熔融纺丝,再加工制成抗菌织物;织物后整理则是通过在织物表面涂层或浸渍等方式,使纺织材料表面形成纳米银抗菌层。由于棉、丝等天然纤维质地柔软,对人体皮肤具有很好的亲和力,以及良好的吸湿透气,可再生等特性,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在人们的日常用生活纺织品中占据绝对地位。而对这种天然纤维的改性只能通过后整理法赋予其抗菌性能。目前,利用后整理法制备抗菌织物的方法很多,如浸渍吸附、多层沉积、溶胶-凝胶涂覆、聚合物混合涂层、超临界二氧化碳等。在这些方法中简单的物理吸附往往牢度不够,使用交联剂固着或聚合物涂层来增加其牢度又会造成织物原有的优异手感、对人体肌肤的亲和力等丧失,并且这些化学试剂的使用不仅会污染环境,整理到织物上还会对人体产生潜在的危害。

而原位生成技术能够同时在纤维的表面和内部生成纳米材料,在纤维上分布均匀。并且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对纺织材料的整理同时进行,避免了纳米材料在整理过程中团聚的问题。而且原位生成技术使得纳米材料与纤维天然结合牢度高。因此,原位生成纳米银抗菌整理技术以其高效、简便、环保等特性越来越受到广大研究人员的重视。

陈思宇(纺织导报,2015,02:59-62)利用丝素还原银氨络离子得到丝素纳米银水溶液,同时利用制得的丝素纳米银溶液对棉织物进行整理,李陈梅(纺织导报,2014,01:102-105)以丝素为保护剂,葡萄糖为还原剂,制备丝素纳米银水溶液,其纳米银粒径在10nm左右,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并将丝素纳米银水溶液用于整理棉织物。这两篇文献皆采用直接浸渍吸附法处理棉纤维,但是无机纳米材料由于缺乏与织物的价键作用而牢度较低。《丝素纳米银的制备及其对棉织物的改性实验研究》这篇文献中整理后的棉织物洗涤50次后,抑菌率降至92%(纺织导报,2014,01:102-105)。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纳米银抗菌混纺织物。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所述混纺织物由经纬纱交织形成,所述经纱为50%棉/30%亚麻/20%lyocell竹纤维,所述纬纱为100%棉,所述经纬纱的线密度为18.2*18.2tex,组织结构3/1斜纹,幅宽60cm,紧度77.04%,厚度0.5mm,织物密度344*264/(根·(10cm)-1)。

将上述混纺织物置于0.1-10g/L的高碘酸钠溶液中避光氧化反应30-300min,反应温度30-100℃,浴比1:50;将蚕丝置于质量分数为5%的沸腾碳酸钠溶液中脱胶60分钟后,用去离子水洗涤5次,放于60℃烘箱中烘干,去除丝胶和其它杂质,制得纯净的丝素纤维;然后配制10mol/L的溴化锂溶液,将溶液于50℃烘箱中恒温1小时,接着将丝素纤维置于溴化锂溶液中,在50℃烘箱中继续恒温1小时,获得丝素蛋白溶液;将丝素蛋白溶液使用5层医用纱布过滤后,装入透析袋中透析,其中透析液为去离子水,透析时间为3天,2小时换一次水;将透析好的丝素蛋白溶液重复离心3次,离心速度10000转/分钟,离心时间15分钟,得到纯净的丝素蛋白溶液;将氧化后的混纺织物浸渍在1-10g/L的丝素蛋白溶液中,反应温度30-80℃,浴比1:50;将丝蛋白接枝后的混纺织物置于0.01-10g/L的硝酸银溶液浸渍2h,浴比1:50,二浸二轧,压力为1kg/m2,带液率为90%,120℃下预烘3分钟,180℃下焙烘30秒,从溶液中取出后,放入微波炉中加热5min,功率800W。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以棉/亚麻/竹纤维混纺面料为基材,利用丝素蛋白通过微波辐射的方法原位生成纳米银抗菌混纺织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正业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正业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75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