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连续雨凇的输电线路覆冰厚度增长率分布图绘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19026.1 | 申请日: | 2015-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56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陆佳政;冯涛;张红先;李波;方针;徐勋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防灾减灾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连续 雨凇 输电 线路 厚度 增长率 分布图 绘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连续雨凇日数的输电线路覆冰厚度增长率分布图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覆冰数据库:
根据气象部门各个气象观测站的气象要素数据,包括电线覆冰厚度、历史每年冬季(12月‐次年2月)每日雨凇现象观测记录、风速、每日总降水量和连续降水时长,建立气象覆冰数据库;
根据电力部门各个人工观测哨的气象记录数据,包括输电线路覆冰厚度、雨凇现象观测记录、风速、每日总降水量和连续降水时长,建立电力覆冰观测数据库;
(2)初步估计各站点各个连续雨凇发生时段的累积覆冰厚度,站点包括气象观测站和人工观测哨;
通过步骤(1)建立的气象覆冰数据库和电力覆冰观测数据库统计出历史每年冬季(12月‐次年2月)连续雨凇发生时段,及各个连续雨凇发生时段的时长;利用气象覆冰数据库和电力覆冰观测数据库中的数据,根据覆冰厚度增长公式,计算第i年第j个连续雨凇发生时段的累积覆冰厚度的初步估计值Tij,(i=1,2,...,n),(j=1,2,...,m),其中n为总的历史年数,m为第i年连续雨凇发生时段的个数;
(3)确定覆冰厚度回归校正模型,并计算各个连续雨凇发生时段的累积覆冰厚度的校正值;
(3.1)建立覆冰厚度回归校正模型其中,表示第i年第j个连续雨凇发生时段的累积覆冰厚度的校正值,a和b为回归参数;
(3.2)将记录有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的站点作为样本,利用步骤(1)中的样本的输电线路覆冰厚度和步骤(2)中样本的累积覆冰厚度的初步估计值,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回归参数a和b;
(3.3)计算第i年第j个连续雨凇发生时段的累积覆冰厚度的校正值
(4)计算平均覆冰增长速率;
(4.1)根据步骤(3.3)计算得到的和连续雨凇发生时段的时长,计算第i年第j个连续雨凇发生时段的平均覆冰增长速率xij,(i=1,2,...,n),(j=1,2,...,m),计算公式为:
(4.2)计算第i年的最大平均覆冰厚度增长速率xi,(i=1,2,...,n),计算公式为:
xi=max(xi1,xi2,…,xij,…,xim)
(5)覆冰增长率重现期计算;
根据步骤(4)中计算得到的单一站点的每年最大平均覆冰厚度增长速率,利用概率分布函数,计算单一站点不同重现期下的覆冰厚度增长速率值;
依次计算所有站点在不同重现期下的平均覆冰厚度增长速率;
(6)将步骤(5)的计算结果插值、平滑与电网GIS展示;
根据展示区域的要求,确定电网GIS展示空间经度与纬度范围,并确定空间插值分辨率;根据分辨率,将空间范围等分为若干网格;
将步骤(5)计算得到的展示区域内所有站点在不同重现期下的平均覆冰增长速率,利用插值方法,插值到划分的网格点上,并对插值结果进行平滑处理,并在电网GIS平台上进行图像展示,输出分布图绘制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防灾减灾中心,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防灾减灾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902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