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端部部件、处理盒及处理盒的脱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20082.7 | 申请日: | 2015-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9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池田修一;松冈洋平;饭岛慎一;三森光幸;加藤大诗;高田扩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15/00 | 分类号: | G03G15/00;G03G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刘晓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部件 处理 脱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于激光打印机或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的处理盒、配 置于处理盒的端部部件及将处理盒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脱离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以激光打印机或复印机等为代表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具备处理盒,该 处理盒相对于该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以下,有时记载为“装置主体”) 可进行拆装。
处理盒是形成文字或图形等应表示的内容并将该内容转印到纸等记录 介质的部件。因此,在处理盒中,包含形成转印内容的感光鼓,并且一并 配置对该感光鼓作用而用于形成应转印的内容的各种装置。这可列举出例 如进行显影、带电、清洗的装置。
处理盒为了维修,将同一处理盒相对于装置主体进行拆装,或代替将 旧的处理盒从装置主体脱离而将新的处理盒安装于装置主体上。这种处理 盒的拆装是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者可自己进行的,从这种观点来看,优选 尽可能容易地进行拆装。
另一方面,处理盒中包含的感光鼓在其动作时需要以轴线为中心旋转。 因此,感光鼓以如下方式构成,至少在动作时,装置主体的驱动轴直接或 经由其它部件进行卡合,从该驱动轴接收旋转力而进行旋转。因此,为了 使处理盒相对于装置主体进行拆装,每次都需要进行装置主体的驱动轴和 感光鼓的卡合解除(脱离)及再安装。
在此,如果能够使感光鼓(处理盒)沿装置主体的驱动轴的轴线方向 移动而进行拆装,则用于上述拆装的构造比较简单。但是,从图像形成装 置的小型化、确保处理盒的拆装空间等观点来看,优选将处理盒以向与驱 动轴的轴线方向不同的方向拉出的方式从装置主体脱离,且以从该方向压 入的方式安装于装置主体。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在装置主体的盖关闭时,设为可以向感光鼓 传递来自装置主体侧的驱动力的状态,在将盖打开时,进行隔离的移动, 以不向感光鼓传递驱动力。由此,沿与驱动轴的轴线方向不同的方向使处 理盒相对于装置主体可进行拆装。
还具有如下技术,即,在感光鼓设置齿轮,使该齿轮与装置主体驱动 的齿轮啮合,而使感光鼓旋转。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如下的发明,即,使装置主体的驱动轴 和感光鼓单元经由安装于感光鼓的具有枢轴构造的旋转力传递部件进行卡 合,使感光鼓进行旋转。该旋转力传递零件通过枢轴构造可改变相对于感 光鼓的轴线的角度,因此,使装置主体的驱动轴和感光鼓单元的卡合脱离 容易。
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如下的技术,即,在与驱动轴卡合的轴承部件 上配置的爪部件利用弹簧等弹性部件在半径方向上可动地设置。由此,轴 承部件和驱动轴可靠地卡合,故而可适当地进行旋转力的传递,在拆装时, 爪部件可动,故而可实现顺畅的拆装。
在专利文献4中还公开有如下的技术,即,通过按压轴部件中央的突 起,安装在与驱动轴卡合的轴部件上的爪部件立起。由此,轴承部件和驱 动轴可靠地卡合,故而适当地进行旋转力的传递,在拆装时,爪部件可动, 故而可实现顺畅的拆装。
在非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的技术,即,与驱动轴卡合的轴承部件 利用弹簧等弹性部件沿轴线方向可移动地设置。由此,在拆装轴承部件和 驱动轴时,轴承部件一边对弹性部件施力,一边沿轴线方向移动退避,由 此,可实现顺畅的拆装。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87520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33868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2/113289号
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2012/152203号
非专利文献1:发明协会公开技报公技编号2010-502197号
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发明中,在拆装处理盒时,包含与盖的开 闭连动而使旋转体沿该旋转体的轴线方向移动的过程,需要用于进行该过 程的机构。另外,在感光鼓上设置齿轮的技术中,处理盒可在与感光鼓的 轴线方向不同的方向上直接移动,但有时在齿轮的性质上、感光鼓的旋转 中产生不匀。
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发明中,可使处理盒在与感光鼓的轴线方向不同 的方向(实际上正交的方向)上直接移动,但需要使旋转力传递零件倾斜 自如地构成,构造上变得复杂。由此,有时难以使驱动传递轴的轴线和被 驱动传递轴的轴线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菱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00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