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泥产制轻油、燃气裂解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20991.0 | 申请日: | 2015-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88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吴彦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兴阳新能源(宿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1/00 | 分类号: | C10G1/00;C10G1/06;C12N1/16;C12N1/14;C12R1/84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姚亮 |
地址: | 22381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泥产制 轻油 燃气 裂解 工艺 | ||
1.一种煤泥产制轻油、燃气裂解工艺,其中,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煤泥调和液态得到煤泥溶液,再将该煤泥溶液进行稠化、酸化,得到经稠化、酸化后的煤泥溶液;
菌群培养:将根霉与酵母菌混合后拌入植物培养料中进行培养,得到菌群;
混合:将所述经稠化、酸化后的煤泥溶液与菌群混合,得到混合物;
发酵:将经混合后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发酵,得到噬碳菌,该噬碳菌将碳基从碳载体上分离出来;
第一次氢成分生成:在催化离子的作用下,使水被分解,得到氢成分;第一次碳键断裂:在超强铵离子NH4+×4的作用下,使所述碳基中的碳键被截断;
第一次碳氢化合反应:将所述经第一次氢成分生成反应得到的氢成分与经第一次碳键断裂后被截断的碳键进行混合,搅拌下发生碳氢化合反应,得到原油品;
第一次碳氢离子化反应:将所述原油品进行碳氢离子化反应,得到混油品;
第二次氢成分生成:在催化离子的作用下,使水被分解,得到氢成分;第二次碳键断裂:在超强铵离子NH4+×4的作用下,使所述混油品中的碳键被截断;
第二次碳氢化合反应:将所述经第二次氢成分生成反应得到的氢成分与经第二次碳键断裂后被截断的碳键进行混合,搅拌下发生碳氢化合反应;
第二次碳氢离子化反应:将经第二次碳氢化合反应得到的产物进行碳氢离子化反应,得到所述轻油、燃气;
所述第一次碳键断裂、第二次碳键断裂步骤中所述超强铵离子NH4+×4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900-1000℃下,水在催化离子的作用下发生反应,得到NH4+×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煤泥的粒径为250-350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煤泥溶液经稠化后,煤泥的粒径为2-4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在第一次氢成分生成过程中,所述水在700℃以上的温度下被分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在第一次碳键断裂过程中,所述碳基中的碳键在150-200℃被截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在所述第一次碳氢离子化反应后需要进行分馏操作,分馏后得到混油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在第二次氢成分生成过程中,所述水在700℃以上的温度下被分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在第二次碳键断裂过程中,混油品中的碳键在150-200℃被截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在第二次碳氢离子化反应后需要进行精馏操作,精馏后得到所述轻油、燃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调和液态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煤泥与调和液进行混合,得到煤泥溶液。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煤泥与调和液的质量比为1:1。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调和液包括含有氯离子、钠离子、硫离子、镁离子、钙离子、钾离子、碳酸氢根离子、溴离子、锶离子、硼离子及氟离子的水溶液或海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酸化包括以下步骤:将草酸加入经稠化后的煤泥溶液中,将煤泥溶液的pH值调整为3.5-3.8。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菌群培养包括以下步骤:将根霉与酵母菌混合后拌入植物培养料中进行培养,得到菌源;再将该菌源拌入熟大米静置培菌,熟化后,再加入红糖水以扩大强健菌群。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工艺,其中,以根霉与酵母菌的混合物的总重量为100%计,所述根霉的质量分数为60%-99%,酵母菌的质量分数为1%-40%。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根霉与酵母菌的混合物与植物培养料的质量比为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兴阳新能源(宿迁)有限公司,未经兴阳新能源(宿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099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