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体绝缘组合电器隔离开关接触状态试验与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21151.6 | 申请日: | 2015-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63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景刚;贾勇勇;赵科;高山;陶加贵;李洪涛;刘媛;吴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G01H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绝缘 组合 电器 隔离 开关 接触 状态 试验 测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绝缘组合电器隔离开关接触状态试验与测试系统,包括气体绝缘组合电器外壳、振动加速度传感器、示波器、升流器;所述振动加速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气体绝缘组合电器外壳的顶部,所述示波器设置于所述振动加速度传感器的上部;所述升流器套接于所述气体绝缘组合电器外壳的底部,所述升流器的下部还设置有升流器操作台;所述气体绝缘组合电器外壳内部设置有试验腔体,所述气体绝缘组合电器外壳与所述试验腔体之间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上设置有隔离开关,所述气体绝缘组合电器外壳的底部与所述试验腔体的底部通过盆式绝缘子相连接。本发明实现了气体绝缘组合电器中隔离开关不同接触状态时的振动信号特性的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绝缘组合电器隔离开关接触状态试验与测试系统,属于电气设备试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封闭式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 GIS)具有占地面积小、良好的绝缘性能而在电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其的全封闭结构特点,一旦出现事故,造成的后果比分离敞开式设备严重得多,其故障修复尤为复杂。
GIS往往采用现场组装的方式进行安装,由于现场环境恶劣,组装周期短,易于出现机械故障,特别是隔离开关,由于开合次数多,易于出现触头接触不良等机械故障。现场发生了多起隔离开关开合不到位故障。机械故障会导致GIS在运行过程中产生振动,长期的振动会导致GIS密封不良、漏气等现象,严重时会导致造成放电性故障。之前的研究对GIS放电性故障的检测研究较多,但机械故障不同于放电性故障,其早期不会产生放电信号,因此诸如特高频、超声波及脉冲电流等放电性故障检测方法对机械故障的检测均无效,而采用机械振动信号检测可有效检测GIS的机械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GIS中隔离开关接触状态的测试缺陷,提出了一种气体绝缘组合电器隔离开关接触状态试验与测试系统,可用于研究隔离开关不同接触状态时GIS外壳振动信号的特性,进而通过振动信号进行隔离开关接触状态的判断。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体绝缘组合电器隔离开关接触状态试验与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绝缘组合电器外壳、振动加速度传感器、示波器、升流器;所述振动加速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气体绝缘组合电器外壳的顶部,所述示波器设置于所述振动加速度传感器的上部,所述示波器与所述振动加速度传感器相连接;所述升流器套接于所述气体绝缘组合电器外壳的底部,所述升流器的下部还设置有升流器操作台,所述升流器与所述升流器操作台相连接;所述气体绝缘组合电器外壳内部设置有试验腔体,所述气体绝缘组合电器外壳与所述试验腔体之间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上设置有隔离开关,所述隔离开关的上设置有隔离开关操作杆,所述隔离开关包括隔离开关动触头、隔离开关静触头;所述气体绝缘组合电器外壳的底部与所述试验腔体的底部通过盆式绝缘子相连接。
优选地,隔离开关操作杆用来调节隔离开关动触头与隔离开关静触头之间的距离,隔离开关操作杆采用人工进行操作。
优选地,升流器操作台用来控制升流器对试验腔体施加电流;振动加速度传感器与示波器用来对气体绝缘组合电器外壳的振动信号进行测量。
优选地,振动加速度传感器的频率范围为0~20kHz,示波器采用泰克4104,示波器的频率特性为四通道、1G带宽、5GHz采样率;升流器的输出电流小于等于3kA,升流器的持续时间小于等于2小时。
优选地,盆式绝缘子上端、下端均设置有法兰,法兰与盆式绝缘子均采用螺丝连接,螺丝包括固定螺栓、固定螺母,固定螺母与固定螺栓配合连接。
优选地,固定螺母与固定螺栓采用环氧绝缘材料,保证试验腔体内部导杆联通而气体绝缘组合电器外壳不联通,避免气体绝缘组合电器外壳感应产生大电流。
优选地,试验腔体的形状与220kV GIS的形状相同,导杆形成的回路呈“回”字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11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9F级双抽轴向排汽汽轮机
- 下一篇:静叶持环及其汽轮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