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类折弯台面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22156.0 | 申请日: | 2015-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7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夏小丽;夏如忠;夏柳杰;周磊;黄浩;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永发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04 | 分类号: | B21D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来剑锋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弯 台面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方法,尤其是一种板类折弯台面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板类工件台面加工的方法是先将一块板折通过与其折弯长度一致、折弯角度一致的折弯刀折弯成台面结构,然后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板类工件连接成一体,最后对焊接的地方进行后期打磨处理,使连接处光滑、平整。但是这样的加工方法存在以下几点缺点:第一,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第二,加工工序比较复杂;第三,不能实现自动化生产,只能靠人工生产加工;第四,对台面和板类工件的焊接处精度要求较高,焊接不好,工件很容易报废;第五,在折弯台面时,需要选用与其折弯长度一致、折弯角度一致的折弯刀,如折弯成90°的台面,便只能选用90°的折弯刀,不同长度、不同角度的折弯刀不能实现对所有折弯工件的台面进行折弯工作。
针对以上问题,急需我们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降低劳动强度、自动化实现台面折弯工序,且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连接处质量要求的板类折弯台面的加工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板类折弯台面的加工方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先将需要折弯处理的板类工件通过进料机构输送到工作台上,然后通过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定位基准块对板类工件进行基准定位;第二步,通过折弯装置对板类工件的第一边进行第一道折弯处理,其中根据第一道折弯的宽度要求,通过推送机构将板类工件需要折弯的一边向前推送并超越工作台的边缘,且超越工作台边缘处的长度就是第一道折弯的折弯宽度,然后通过机械手将板类工件夹紧在工作台上,压料器紧压在第一道折弯的折弯端,使压料器的端部与工作台的边缘处相平齐;然后下折弯刀向上移动设定的高度,使第一道折弯处向上折弯成一定角度;第三步,通过折弯装置对板类工件的第一边进行第二道折弯处理,其中根据第二道折弯宽度的要求,再次通过推送机构将板类工件向前推送并超越工作台的边缘,且超越工作台边缘处的长度就是第二道折弯的折弯宽度,然后通过机械手将板类工件夹紧在工作台上,压料器紧压在第二道折弯的折弯端,使压料器的端部与工作台的边缘处相平齐;然后上折弯刀向下移动设定的高度,使第二道折弯处向下折弯成一定角度;第四步,上述第二步和第三步结束后,使第一道折弯和第二道折弯处之间形成台面结构;第五步,将工作台旋转一个角度,通过折弯装置对板类工件其余三边按照上述方式进行折弯处理,使其余三边也呈台面结构;第六步,最后,将折弯处理好的板类工件通过下料机构出料即可。
作为优选,上述的折弯装置由机架、控制箱、程序设定系统、进料机构、工作台、折弯工具、压料器、推送机构、机械手和下料机构构成;在机架的最前端设有折弯工具,折弯刀具通过连接线与程序控制系统连接,其中折弯工具由基座、电机、上折弯刀和下折弯刀组成,基座呈U型,基座通过移动块设置在机架上,且移动块与电机连接,从而在电机的作用下,基座能实现上下、前后的移动,电机通过连接线与控制箱连接,在基座的两端部分别通过上下移动机构设有上折弯刀和下折弯刀,从而上折弯刀和下折弯刀可实现上下移动;位于折弯刀具的后方的机架上通过旋转机构设有工作台,旋转机构与控制箱连接,使工作台能实现旋转,且工作台正对折弯刀具的一侧为折弯工作区域;在工作台上还设有多个基准定位块和一个机械手,机械手的作用是将工件夹紧并固定在工作台上,在工作台后方的机架上设有推送机构,该推送机构的作用是将放置在工作台上的工件向前推送至工作台的折弯工作区域,在折弯工具与工作台之间且正对工作台折弯工作区域上方的机架上通过上下移动机构设有压料器,且压料器的端部与工作台的边缘处平齐;在工作台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料机构和下料机构,且程序设定系统、进料机构、压料器、推送机构、机械手和下料机构分别通过连接线与控制箱连接。
作为优选,下料机构由气缸、下料输送轨道和置物台组成,气缸设置在工作台一侧的机架上,且气缸通过连接线与控制箱连接;正对气缸另一侧的工作台端部设有下料输送轨道,下料输送轨道的末端连接有置物台。
为了使该折弯装置能对不同长度的工件进行折弯处理,上述折弯装置中的上折弯刀、下折弯刀和压料器的长度一致,且长度为50~25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永发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嘉兴永发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21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拉伸机的多工位拉伸机构
- 下一篇:一种大弯曲难变形棒材的矫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