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链条防锈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22363.6 | 申请日: | 2015-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2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朱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铱诺化学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7/00 | 分类号: | C10M16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链条 防锈 润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链条专用润滑脂,特别是涉及一种链条防锈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很多摩托车和农业机械链条防锈主要使用的是普通防锈油或普通防锈脂作为链条出厂前的防锈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油脂在摩托车链条上的附着力差、润滑性能不好,导致摩托车在运行过程中,链条上涂抹的油脂很快被高速离心力甩出。导致链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缺油,处于干摩擦状态,链条磨损严重,易造成链条拉长,发生异响,甚至失效。润滑脂是稠厚的油脂状半固体。用于机械的摩擦部分,起润滑和密封作用。也用于金属表面,起填充空隙和防锈作用,主要由基础油和稠化剂调制而成。现有技术中的润滑脂存在附着性较差,耐恶劣条件性能差,不能够同时完成防锈和润滑功能,薄膜的耐磨性较差,气味刺激等缺陷。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链条防锈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旨在通过添加特殊的添加剂,石油磺酸钡,二壬基萘磺酸钡盐,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制备出具备超强防锈性,粘附能力强,良好的抗水性和耐磨性,氧化安定性好,外观细腻,无刺激性味道的链条防锈润滑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链条防锈润滑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其中:
基础油:44.0-65.0%;
固体石蜡:10.0-12.0%;
石油磺酸钡:3.0-5.0%;
二壬基萘磺酸钡盐:2.0-3.0%;
山梨醇酐单油酸酯:0-5.0%;
聚异丁烯:0-40.0%。
一种链条防锈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向反应釜中投入基础油,常温放置10-20min;
步骤2)继续投入固体石蜡,升温到90-110℃,加热5-15min;
步骤3)继续投入石油磺酸钡、二壬基萘磺酸钡盐和山梨醇酐单油酸酯,保持温度在85-95℃恒温下搅拌45-55min;
步骤4)继续投入聚异丁烯,90-110℃恒温下搅拌35-45min,冷却后得到链条防锈润滑脂。
优选的是,所述的链条防锈润滑脂,其中,所述基础油为环烷基基础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案选用的基础油主要起到润滑作用,聚异丁烯增加了润滑脂的粘附性,固体石蜡作为基础油的载体;还添加了特殊的添加剂(石油磺酸钡,二壬基萘磺酸钡盐,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其中石油磺酸钡,二壬基萘磺酸钡盐主要起到防锈抗氧化作用,山梨醇酐单油酸酯改变了润滑脂的表面张力,使其能够均匀地附着在链条表面。该产品适用于经加工的钢表面、铸件、钢条材料、工具、传动、链条的长期防锈,也可用作抗磨轴承及精密部件在运输及储存期间的防锈保护;能够形成自动修补缺口且具备抗磨损特性的薄膜,提供普通或恶劣户外环境下的保护,户内防锈期可达三年以上,即使是在咸水情况下或是在潮湿的亚热带气候中长期储存,也具有卓越的防腐蚀性。该链条防锈润滑脂能发挥超强防锈性,粘附能力强,良好的抗水性和耐磨性,氧化安定性好,外观细腻,无刺激性味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实施例1:
一种链条防锈润滑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其中:
基础油:44.0%;
固体石蜡:12.0%;
石油磺酸钡:5.0%;
二壬基萘磺酸钡盐:3.0%;
山梨醇酐单油酸酯:5.0%;
聚异丁烯:31.0%。
一种链条防锈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向反应釜中投入基础油,常温放置20min;
步骤2)继续投入固体石蜡,升温到110℃,加热5min;
步骤3)继续投入石油磺酸钡、二壬基萘磺酸钡盐和山梨醇酐单油酸酯,保持温度在95℃恒温下搅拌45min;
步骤4)继续投入聚异丁烯,110℃恒温下搅拌35min,冷却后得到链条防锈润滑脂。
实施例2:
一种链条防锈润滑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其中:
基础油:65.0%;
固体石蜡:10.0%;
石油磺酸钡:3.0%;
二壬基萘磺酸钡盐:2.0%;
聚异丁烯:20.0%。
一种链条防锈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铱诺化学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铱诺化学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23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