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电纤维机织面料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22651.1 | 申请日: | 2015-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0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章云;张贝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中日农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1D1/02;D01F1/09;D01F1/1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 纤维 机织 面料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织面料生产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导电纤维机织面料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也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特别是汽车,已经成为现如今人们生活中的必备出行工具,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用纺织品也随之发展。考虑到人体健康,对于汽车用纺织品,透气性、舒适性、美观性、气味、抗菌防霉功能及吸引降噪等都有严格要求,尤其汽车内饰用纺织品。汽车用纺织品应用较多的就是机织面料,主要用于门内饰板、地毯、顶棚、座椅等。
机织面料是由两条或两组以上的相互垂直纱线,以90度角作经纬交织而成织物,现有技术的机织面料具有成分较单一、功能简单、吸音防霉抗菌功能不显著、耐磨性低不耐用等缺陷,无法满足人们对于汽车内饰用机织面料的多功能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导电纤维机织面料及其制作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导电纤维机织面料,由经纱和纬纱经喷气织机编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和纬纱的原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等规聚丙烯28-33、尼龙610-15、苯丙乳液18-24、木浆20-23、二氧化钼0.4-0.8、硫酸钠0.3-0.7、丽赛纤维24-29、驼绒纤维18-25、稻草浆纤维25-29、导电纤维14-18、癸二酸二丁酯10-13、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1-14、银杏叶2-4、樟树叶3-4、臭椿叶1-3、1-丁基-3-甲基咪唑乙酸盐95-105、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100-110、适量水、助剂4-7。
所述的助剂由下列重量份原料制成:羊毛脂12-16、锂皂石粉1-3、没食子酸2.3-4.7、亚油酸7-10、苯丙氨酸17-22、季戊四醇15-18、甲基丙烯酸甲酯13-17、二乙烯三胺3-5、木犀草素0.1-0.3、油酸钾0.2-0.4、软麻油6-9、果壳活性炭4-7、聚甲基氢硅氧烷1.1-2.5,其制备方法是将亚油酸、苯丙氨酸、季戊四醇放入反应釜中搅拌混匀,升温至210-220℃保持温度,加入没食子酸、油酸钾反应3-5小时,降温至80-95℃,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二乙烯三胺、聚甲基氢硅氧烷搅拌反应2-3小时,最后冷却至室温,滴入万寿菊精油及其他剩余成分研磨成浆即得。
所述的一种导电纤维机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银杏叶、樟树叶、臭椿叶加水煎煮4-6小时,过滤,往滤液中投入丽赛纤维、驼绒纤维、稻草浆纤维、导电纤维浸泡10-13小时,捞出烘干、脱脂、超细粉碎;
(2)往木浆中加入苯丙乳液研磨1-2小时,加入二氧化钼搅拌混匀放入超声加工槽中,震荡6-12小时,烘干研磨2-4小时制得改性木浆;
(3)将等规聚丙烯、尼龙6加热至熔融状态,加入改性木浆、癸二酸二丁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充分搅拌研磨3-5小时;
(4)称取1-丁基-3-甲基咪唑乙酸盐、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投入反应釜中搅拌混匀,加入步骤(1)、(3)产物研磨20-40分钟,加热到100-120℃,加入其它剩余成分搅拌反应50-70分钟,制得纺丝原液,经纺丝、纺纱出料。
本发明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将丽赛纤维、驼绒纤维、稻草浆纤维、导电纤维经过中草药浸泡处理后和聚丙烯纤维混纺,不仅提高了纤维的可纺性和纺纱质量,还提高了机织面料的抗静电性、保暖性、抗菌透气性能,同时本发明还添加尼龙等有效成分,提高了产品的防水性能和耐磨性能,应用于汽车内饰物具有成本低、性价比高、轻质上档次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的一种导电纤维机织面料,由经纱和纬纱经喷气织机编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和纬纱的原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等规聚丙烯29、尼龙613、苯丙乳液20、木浆21、二氧化钼0.7、硫酸钠0.3、丽赛纤维26、驼绒纤维18、稻草浆纤维26、导电纤维16、癸二酸二丁酯10、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3、银杏叶2、樟树叶4、臭椿叶2、1-丁基-3-甲基咪唑乙酸盐99、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100、适量水、助剂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中日农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中日农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26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涡轮增压发电装置
- 下一篇:应力被调节的半导体装置及其相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