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衍射光学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23113.4 | 申请日: | 2015-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10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奥普顿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9 | 分类号: | G02B27/09;G02B27/4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无锡国家***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衍射 光学 元件 | ||
本发明设计光学元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衍射光学元件。为了解决当衍射光学元件制造误差较大时,导致利用衍射光学元件对光进行分束,子光束功率与预期功率不一致的问题,本发明一种衍射光学元件,包含相位分布A和相位分布B,所述相位分布A为符合0/c×π二值分布的相位分布,其中c的数值范围为0.5~1.5,所述相位分布B与相位分布A相互补偿,所述相互补偿是指激光通过相位分布B输出的子光束功率与激光通过相位分布A输出的子光束功率相互补偿,本发明通过采用相位分布A与相位分布B相组合的方式,实现子光束之间功率互相补偿,使得子光束功率与预期功率一致。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光学元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衍射光学元件。
背景技术
衍射光学元件可应用于许多领域,如用于人机交互、手势识别、机器人视觉的结构光、激光材料加工(如多孔同时加工、高速激光毛化)、光通信、光学图像处理、微电子、显微镜、光纤耦合等。
衍射光学元件用于对激光分束时,可以将一束激光变换成多束光束(通常称之为子光束),这时的衍射光学元件通常被称为衍射分束元件、阵列发生器、分束光栅,或简称为光栅、分束元件等。
美国专利号为US201312084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Optical pattern projector,该专利中的光学装置包括两片依次放置的衍射光学元件,衍射光学元件对入射光束进行衍射,其中一片衍射光学元件将入射光束分成至少3x3的输出矩阵子光束。
理论上,采用上述常规的设计方法可以得到9束功率和预期功率相当一致的输出光束。实际上,当采用高精度设备制造衍射光学元件时,制造误差较小,得到的衍射光学元件对激光进行分束,输出的子光束功率和预期功率可以达到基本一致。但当制造设备精度较低,即衍射光学元件微细结构的尺寸小于制造机器的分辨率时,制造误差较大,得到的衍射光学元件对光进行分束时,子光束功率和预期功率不一致,最常见的误差是在输出的矩阵子光束中,沿一个对角线的2束光的功率大于沿另一个对角线的2束光的功率(如图1所示),这种结果非常影响衍射光学元件的使用。
由于高精度设备价格昂贵,不能得到普遍应用,大多数衍射光学元件生产厂家采用的仍是较低精度的制造设备,因此,其生产的衍射光学元件都存在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用较低精度设备制造生产,通过不同相位分布的组合,实现输出的子光束功率和预期功率相一致的衍射光学元件。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衍射光学元件,包含相位分布A和相位分布B,所述相位分布A为符合0/c×π二值分布的相位分布,其中c的数值范围为0.5~1.5,所述相位分布B与相位分布A相互补偿,所述相互补偿是指激光通过相位分布B输出的子光束功率与激光通过相位分布A输出的子光束功率相互补偿。
作为优选,所述相位分布B为相位分布A反相的相位分布、相位分布A从下至上逆排序的相位分布和相位分布A从右至左逆排序的相位分布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衍射光学元件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相位分布A,下部分为相位分布B。
作为优选,所述衍射光学元件分为左右两部分,左部分为相位分布A,右部分为相位分布B。
作为优选,所述衍射光学元件分为中间和周围两部分,中间为相位分布A,周围为相位分布B。
作为优选,所述衍射光学元件分为四个象限,第一象限为相位分布A,第二象限为相位分布B,第三象限为相位分布A,第四象限为相位分布B。
作为优选,若干所述相位分布A与若干所述相位分布B交替排列。
作为优选,若干所述相位分布A构成行单元A,若干所述相位分布B构成行单元B,所述行单元A至少为一行,所述行单元B至少为一行,行单元A与行单元B交替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奥普顿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奥普顿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31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