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承、风扇及旋转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24450.5 | 申请日: | 2015-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4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贾自周;孙英;那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59 | 分类号: | F04D29/059;F16C33/66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李梅香;张颖玲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风扇 旋转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尤其涉及一种轴承、风扇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轴承包括轴承座和轴心。轴心安装在轴承座内,轴心能够相对于轴承座进行旋转。为了避免轴承和轴承座在相对旋转过程中,相互摩擦导致轴承的老化加快的问题,通常子在所述轴承座和轴心相对间隙之间还填充有润滑油,在减少摩擦阻力的同时,能够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但是通常轴心和轴承座在相对旋转的过程中,依然无法避免在轴心和轴承座的相对面上会出现间歇式的接触。轴承长期运转,润滑油容易碳化。炭化后的润滑有再也无法起到润滑作用,进而造成轴心卡死的现象;这样的话,轴承的使用寿命依然很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轴承、风扇及电子设备,至少部分缓解现有技术中轴心容易卡死的现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轴承,所述轴承包括:
轴心;
轴承座,用于安装所述轴心;
凹槽,位于所述轴心和所述轴承座之间的相对面上,用于存储润滑油和/或分散所述润滑油的油压。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轴承包括第一端部;
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端部相隔第一指定距离;
所述第一指定距离,用于防止所述润滑油从所述第一端部所在方向上泄露。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轴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部;
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二端部相隔第二指定距离;
所述第二指定距离,用于防止所述润滑油从所述第二端部所在方向上泄露。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凹槽位于所述轴承座上,向远离所述轴心的方向凹陷。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凹槽位于所述轴心上,朝向所述轴心的旋转轴方向凹陷。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凹槽包括条状的凹槽沟。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凹槽包括N条凹槽沟,所述凹槽沟等角度分布在所述轴心和所述轴承座之间的相对面上;
所述N为不小于2的整数。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轴承座内设置有安装所述轴心的内孔;
所述内孔的截面边缘是由至少两段第一曲线首尾衔接而成;其中,所述第一曲线的首尾两端相对于所述内孔中心的距离不等。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第一曲线为所述内孔所在圆的渐开线。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凹槽为条状凹槽,设置在相邻两段所述第一曲线的衔接处。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第一曲线与所述内孔中心间的距离由近及远的变化方向为第一方向;
所述轴心在所述轴承座内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一致。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轴承座内设置有安装所述轴心的内孔;
所述轴心与所述内孔相对的外表面是由至少两端第二曲线首尾衔接而成;所述第二曲线的首尾两端相对于所述轴心的中心线距离不等。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第二曲线为所述轴心所在圆的渐开线。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凹槽为条状凹槽,设置在相邻两段所述第二曲线的衔接处。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第二曲线与所述轴心的中心线间的距离由近及远的变化方向为第二方向;
所述轴心在所述轴承座内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一致。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还提供了另一种一种轴承,所述轴承包括:
轴心;
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设有内孔;所述内孔用于安装所述轴心;
所述内孔的截面边缘是由至少两段第一曲线首尾衔接而成;
其中,所述第一曲线的首尾两端相对于所述内孔中心的距离不等。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第一曲线为所述内孔所在圆的渐开线。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第一曲线与所述内孔中心间的距离由近及远的变化方向为第一方向;
所述轴心在所述轴承座内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一致。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轴承,所述轴承包括:
轴心;
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设有内孔;所述内孔用于安装所述轴心;
所述第二曲线的首尾两端相对于所述内孔中心的距离不等。
基于上述方案,
所述第二曲线为所述轴心所在圆的渐开线。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风扇,所述风扇包括上述的轴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权上述的轴承或上述风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44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风扇风向风量调配板
- 下一篇:管道气流压力能回收发电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