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桐子的嫁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24711.3 | 申请日: | 2015-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3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钟定福;毛建梅;张正文;谭晓梅;蓝峻峰;安小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山林源林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6 | 分类号: | A01G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802***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桐子 嫁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山桐子的嫁接方法
背景技术
山桐子,为刺篱木科落叶乔木植物,高8~21米;树皮淡灰色,不裂。性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气候,疏松、肥沃土壤,耐寒、抗旱,在轻盐碱地上可生长良好,适应性强,为速生树种。山桐子的花序梗变化较大,长有的为30~80厘米,通常为10~20厘米,有的极为粗壮。树干高大,树冠广展,花色黄绿,红果累累,是良好的绿化和观赏树种,常作为庭荫树、行道树应用,可孤植、对植。种子含油率高可代替桐油,故称山桐子。山桐子的育苗技术主要是播种育苗。山桐子为雌雄异株,且雌雄比约为1∶1,山桐子实生苗进入产过期的时间为7~10年,时间过长,到达盛产期的年限较长,土地利用效率低,劳动成本高,不利于山桐子产业化的发展。为提高山桐子的单位面积的产量,同时缩短山桐子的生长周期,有必要对山桐子的嫁接技术进行研究。
经检索,现有技术中涉及山桐子育种、育苗、繁殖的专利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发明专利“山桐子育种方法”(专利号CN201310631539.2):本发明属于林业播种领域,特别涉及山桐子育苗的种子预处理方法及山桐子大田育苗的方法,山桐子种子经过稻草灰的浸泡然后揉搓可以有效的去除山桐子表面的蜡质,高锰酸钾的消毒显著降低了山桐子种子在萌芽期发病率,经含有赤霉素和KH2PO4的处理液处理后可以有效的促进山桐子种子的发芽率,该方法处理过的种子发芽率高,幼苗染病率低;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山桐子大田育苗的方法,该方法人工管理简单,成苗率大于99%,为山桐子育苗的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
2、发明专利申请“一种山桐子苗无性快繁方法”(专利申请号CN201410060289.6):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桐子苗无性快繁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母株的筛选、采穗前处理、采穗与扦插、育苗管理、出圃和继代培养。本发明的山桐子苗无性快繁方法,比现有技术的组织培养的方法,步骤简单,技术以及设备要求低,成本低廉,同时山桐子苗的培养采用优良母株的枝条,能够实现大规模的快速繁殖。
3、发明专利“一种山桐子的组织培养方法”(专利号CN200610037805.9):一种山桐子的组织培养方法,它基本上由下列步骤组成:1.将培养基高温高压消毒待用,2.采用优良种源优良单株的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经酒精和升汞溶液消毒,用无菌水冲洗,3.将消毒的外植体接种培养基中,置于人工提供的目光灯下,分化长成芽苗,4.将芽苗剪切,接种于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5.将试管芽苗,剪切,接种于壮苗培养基中,进行壮苗培养,6.将试管壮苗去掉基部愈伤组织和部分叶片,留3-5叶片,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7.将带有完整根的小苗,取出清洗,移栽到含有砻糠灰+黄心土的基质中,浇透水,前10天遮光70%,后逐渐见光,20天后生根成活,生根率达85%以上,35-45天后,全光照。本发明方法可实现山桐子的大规模工厂化生产。
上述3个专利的技术方案都是关于山桐子繁殖的方法:第1个专利是种子育苗,属于有性繁殖,后两种专利为扦插育苗和组培育苗,属于无性繁殖。上述3个专利的技术方案培育出来的小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生长周期长,不同之处在于第1个专利无性别选择,第2、3个专利可根据需要选择小苗的性别,有利于后期造林提高土地利用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山桐子的嫁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方法的优势在于:山桐子嫁接苗可以选择性别(可将雌雄比例配比到8∶1),同时可缩短生长周期,提早挂果(一般3年可开始挂果,比实生苗、扦插苗和组培苗提早2~5年挂果),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降低了劳动成本。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山桐子的嫁接方法,包括以下方面:
(1)接穗的选择:选择处于盛产期的山桐子,选择1~2年生健壮、芽饱满的木质化枝条作接穗;
(2)砧木的选择:选择一年生小苗作为砧木;
(3)嫁接时间:一年生小苗落叶进入休眠期~翌年三月中旬,此期间可进行嫁接;
(4)嫁接方式:劈接;
(5)接穗处理:新鲜采集到的接穗,以1~2个芽为一段切成小段;将最下端芽的下端两面削成2~3cm长的斜面;
进一步地,新鲜采集到的接穗去掉下端不饱满的芽后,再切成小段;
进一步地,削成斜面时,若接穗与砧木同粗则削成正楔形,若接穗较砧木细则削成偏楔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山林源林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山林源林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47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