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座电连接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25284.0 | 申请日: | 2015-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0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高雅芬;蔡侑伦;侯斌元;廖崇甫;蔡文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10 | 分类号: | H01R13/10;H01R13/40;H01R12/7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21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座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插座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一般通用序列汇流排(UniversalSerialBus,简称USB)的电连接器介面为大众所普遍使用,并以USB2.0传输规格发展至现今为传输速度更快的USB3.0传输规格。
现有USB插座电连接器及USB插头电连接器分别含有平板型的传输端子及弹片型的传输端子,藉由平板型的传输端子及弹片型的传输端子相互接触而传输讯号使用。
现有TYPE-C规格的USB插座电连接器的产品体积相当微小,USB插座电连接器内的多个端子也相当接近,在传输高频讯号时,彼此产生的干扰容易影响讯号传输的品质。一般USB插座电连接器的舌板上会设置有隔板,藉由隔板隔离在多个端子之间并用以遮蔽多个端子之间的干扰。然而藉由隔板本身连接至电路板进行接地与传导的效果相当有限,无法有效的降低多个端子之间干扰的问题,使杂讯、串音等干扰无法降到最低。是以,如何解决习知结构的问题,即为相关业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所在。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插座电连接器,包括:一屏蔽外壳,包含一容置槽;一绝缘本体,位于该容置槽,该绝缘本体包含一基座及一舌板,该舌板自该基座一侧延伸,该舌板包含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多个上排端子,该些上排端子包含多个上排讯号端子、至少一上排电源端子及至少一上排接地端子,且各该端子设置于该基座及该舌板并位于该上表面;多个下排端子,该些下排端子包含多个下排讯号端子、至少一下排电源端子及至少一下排接地端子,且各该端子设置于该基座及该舌板并位于该下表面;及一接地片,其设置于该绝缘本体且位于该上排接地端子与该下排接地端子之间,其中该接地片设置至少一与该上排接地端子或该下排接地端子接触之凸起部。
所述绝缘本体包含一第一座体及一第二座体,该第一座体及该第二座体组合形成该基座及该舌板。
所述第一座体形成至少一穿孔,该至少一凸起部延伸于该至少一穿孔而接触于该上排接地端子。
所述至少一凸起部包含多个转折部及一接触面,该接触面位于该些转折部之间。
所述接地片设置多个凸起部,各该凸起部分别位于该接地片之顶面与底面,各该凸起部分别接触该上排接地端子及该下排接地端子。
位于该接地片之顶面的该凸起部与该舌板之前侧面之间的距离,不同于位于该接地片之底面的该凸起部与该舌板之前侧面之间的距离。
所述接地片包含多个接脚,该些接脚延伸于该本体一侧而该穿出于该基座。
一种插座电连接器,包括:一屏蔽外壳,包含一容置槽;一绝缘本体,位于该容置槽,该绝缘本体包含一基座及一舌板,该舌板自该基座一侧延伸,该舌板包含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多个上排端子,该些上排端子包含多个上排讯号端子、至少一上排电源端子及至少一上排接地端子,且各该端子设置于该基座及该舌板并位于该上表面;多个下排端子,该些下排端子包含多个下排讯号端子、至少一下排电源端子及至少一下排接地端子,且各该端子设置于该基座及该舌板并位于该下表面;及一接地片,设置于该绝缘本体且位于该上排接地端子与该下排接地端子之间;该至少一上排接地端子或该至少一下排接地端子设置至少一与该接地片接触之凸起部。
所述绝缘本体包含一第一座体及一第二座体,该第一座体及该第二座体组合形成该基座及该舌板。
所述第一座体形成至少一穿孔,该至少一上排接地端子之该至少一凸起部穿出该穿孔而接触于该接地片。
所述至少一凸起部包含多个转折部及一接触面,该接触面位于该些转折部之间。
所述至少一上排接地端子及该至少一下排接地端子设置至少一与该接地片接触之凸起部。
位于该至少一上排接地端子的该至少一凸起部与该舌板之前侧面之间的距离,不同于位于该至少一下排接地端子的该至少一凸起部与该舌板之前侧面之间的距离。
所述接地片包含多个接脚,该些接脚延伸于该本体一侧而该穿出于该基座。
所述上排端子包含多个上排平板型接触端,位于该上表面而传输一组第一讯号,该些下排端子包含多个下排平板型接触端,位于该下表面而传输一组第二讯号,该组第一讯号之传输规格为符合该组第二讯号之传输规格,该些上排端子与该些下排端子以该容置槽之中心点为一对称中心而彼此点对称,点对称为根据该对称中心作为旋转中心而将该些上排端子与该些下排端子旋转180度后,旋转后的该些上排端子与该些下排端子完全重合。
所述上排平板型接触端之排列位置对齐于该些下排平板型接触端之排列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52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