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兔眼蓝莓组培苗生根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25827.9 | 申请日: | 2015-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82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龙;王小敏;胡淑英;闾连飞;李维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G3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8 | 代理人: | 裴咏萍 |
地址: | 210014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白***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蓝莓 组培苗 生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为提高兔眼蓝莓组培苗生根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蓝莓(Vaccinium spp.)属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桔属多年生落叶或常绿灌木果树,又称蓝浆果或越桔。蓝莓作为第三代新兴小果类果树的重要成员,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猛。兔眼蓝莓是适合我国南方种植的主要蓝莓类型,目前在江苏、浙江、江西、贵州等我国中南部地区都有栽培。适合北方种植的高丛蓝莓多采用组培方法培育种苗,而兔眼蓝莓基本都是依靠夏季嫩枝扦插育苗,虽然也有一些报道称利用组培方法能够获得兔眼蓝莓苗,但市场上很难见到,究其原因是在常规组培方法中兔眼蓝莓组培苗生根困难。为了克服兔眼蓝莓组培苗生根困难的问题,有许多学者开展了一些研究,但对其组培苗生根基质研究尚未见详细报道。我们在常规固体培养基中诱导蓝莓组培苗生根的实验中发现,组培苗在贴近培养基表层的位置容易分化出不定根。鉴于此发现和蓝莓对透气性需求高的特点,通过几种基质的对比研究,我们最终采用了通透性好、利于养分运输的蛭石作为培养基质,辅以激素处理,结果发现兔眼蓝莓组培苗的生根率大大提高,从而解决了兔眼蓝莓组培苗生根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突破了传统技术中利用常规固体培养基诱导生根的方法,以蛭石为培养基质联合激素处理进行兔眼蓝莓组培苗的生根诱导,方法易于掌握,瓶内生根率较传统方法提高了34.7%,移栽成活率提高了60.3%,且苗木健壮,移栽缓苗期短,大大提高了育苗效率,为兔眼蓝莓工厂化育苗提供了技术保证。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兔眼蓝莓组培苗在常规固体培养基上生根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利用低成本生根基质(蛭石),辅以激素处理,提高兔眼蓝莓组培苗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为兔眼蓝莓规模化生产提供快速生产优质种苗的方法。
具体内容:
(1)初代培养与继代增殖。5~10月晴天上午10点左右,剪取兔眼蓝莓当年生未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幼嫩枝条作为外植体,接种到WPM+ZT0.5 mg/L的培养基上进行初代培养,培养30天后,将不定芽从基部切下,分成单一的不定芽,接种到WPM+ ZT1.0 mg/L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45 天转接一次,连续继代培养2~5次,获得充足的优质不定芽材料。
(2)生根诱导。选择继代培养的健壮的不定芽,接种到以蛭石为基质、添加0.15~0.25 mg/L浓度NAA的1/2WPM培养基中,培养40~50天。兔眼蓝莓组培苗的平均生根率可以达到95%左右,单株生根数可以达到20条以上,根长2~3cm,且苗木健壮。
(3)移栽。将生根的试管苗在组培室打开瓶盖炼苗7天,然后移栽到装有基质(泥炭土:蛭石:河沙=4:3:2)的穴盘中,移栽后的前半个月注意保湿与遮阳,然后逐渐通风、增加光照,一个月后可以追施速效有机肥。在较好的管理条件下,兔眼蓝莓移栽成活率可以达到90%以上,且缓苗时间短,苗木生长快而健壮,如春天炼苗移栽,第二年春天即可用于大田种植。
(4)培养条件。初代培养、继代增殖、生根诱导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5±3)℃,光照度(1500~2000)lx,光照时间(12~14)h/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58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