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茶的手工制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26041.9 | 申请日: | 2015-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6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何钰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黔南州梅渊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郭防 |
地址: | 558000 贵州省黔南布依***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茶 手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制作工艺,特别是一种绿茶的手工制茶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绿茶纯手工加工工艺主要有杀青、揉捻、整形、提毫以及干燥这几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是紧密联系,环环相扣,某一个步骤出现失误,就容易导致最终加工得到的茶叶质量差别较大。无论是纯手工加工,还是机械加工或者半机械加工,茶叶每个工序中最主要的是掌握各个工序所需要的温度、时间以及加工方法,对于机械加工和半机械加工而言,温度、时间以及加工方法都非常容易控制。但是对于纯手工制作而言,温度、时间以及加工技术都非常讲究,也特别难以控制,而且由于纯手工是一次性连贯加工完成,中间无法停顿,注定了纯手工加工工艺要求较之机械和半机械加工更高。但是现在的纯手工加工出来的茶叶质量主要取决于炒茶师傅的技术水平的高低,而每个师傅的炒茶工艺和手法都不尽相同,从而导致了不同的师傅加工出来的茶叶质量差异较大。为了实现手工茶的产业化生产,现在很多茶叶企业都将手工制茶方法总结成一套相对完整的工艺,但是由于这些工艺仅仅是对手工制茶各个步骤的1个大概描述,而手工制茶若要得到高品质茶业,则需要对每个步骤严格把控,比如温度变化过程中的手法控制等。但现有的手工炒茶工艺中并未有详细的手法、温度和时间的相互配合的记载,从而导致很多工人炒制得到的不同锅的茶业差异很大,最高时差异达到了80%左右;整个加工过程中,碎茶沫量达到了总量的50%左右。虽然现在有部分专利或文献公开了一些绿茶的纯手工工艺,但是由于其只是对炒茶工艺进行了主体框架的描述,而并未对主体中的细节部分进行详细的描述。但是炒茶过程中,炒茶的每个工序细节,以及每个工序与工序之间如何衔接,温度如何变化,时间的长短决定了最终加工得到的茶叶品质的高低。从而导致了按照现有技术最终加工最终得到的茶叶品质仍然有不小的差异,导致加工得到的茶叶色泽不均匀,香气不持久,卷曲度不均整,无白毫或白毫较少,会有臭生、臭糊、异味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茶的手工制茶工艺。使用该制作工艺加工得到的茶叶差异非常小,而且品质非常好,色泽均匀,栗香持久,卷曲度均整,白毫均匀蓬松,无臭生、无臭糊、无异味,而且碎茶沫非常少。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绿茶的手工制茶工艺,按照以下步骤制作:
A、杀青,B、揉捻,C、整形,D、提毫,E、提香,F、烘干。
前述的绿茶的手工制茶工艺中,所述步骤A杀青工艺为:将400g—500g的鲜叶放入锅温为340—360度的锅中进行杀青,杀青过程中抖杀、闷杀、高抛结合,杀青时间为2-4分钟。
前述的绿茶的手工制茶工艺中,所述步骤A杀青过程中,若杀青天气为雨天,则杀青只抖杀。
前述的绿茶的手工制茶工艺中,所述步骤B揉捻工艺为:将茶叶置于手中沿锅边揉捻,同时将锅温降低至60-70度,温度未降至60-70度前,每次揉捻2周后,解块抖散1次,当温度降至60-70度时,每次揉捻3-4周后,解块抖散1次,揉捻时间为15-20分。
前述的绿茶的手工制茶工艺中,所述步骤B揉捻过程中,当粘锅结焦、结团时,茶叶多抖少揉;当锅温低于60度时,茶叶只抖不揉。
前述的绿茶的手工制茶工艺中,所述步骤C整形工艺为:在65-75度锅温下,将茶叶握于手中成团,用力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搓揉4-5周,然后抖散,反复至茶叶干度为82%-88%,白毫开始显露为止,整形时间为10-15分钟。
前述的绿茶的手工制茶工艺中,所述步骤D提毫工艺为:在70-80度锅温下,将茶团相互轻摩擦4-6次后,然后轻丢于锅中,如此反复3-5分钟。
前述的绿茶的手工制茶工艺中,所述步骤E提香工艺为:将提毫锅温升高5-10度,并翻动茶叶2-3分钟。
前述的绿茶的手工制茶工艺中,所述步骤F烘干工艺为:在45-50度锅温下,将茶叶摊于锅边,翻动茶叶待其含水量为5%-6%,用手搓压成沫时出锅,得成品茶,烘干时间为3-5分钟。
前述的绿茶的手工制茶工艺中,所述步骤F烘干工艺后,把成品茶放入装有干石灰或干木炭的缸中,1个星期后,再装袋存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制作工艺对绿茶手工制茶的各个步骤的温度变化、时间变化过程中的加工手法进行了细节的描述,不同的时间段以及温度变化过程中加工手法的变化,从而使得使用该工艺制得的茶叶具有以下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黔南州梅渊商贸有限公司,未经黔南州梅渊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60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茶机压模
- 下一篇:一种保健调和油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