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钛酸锶/石墨烯复合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26251.8 | 申请日: | 2015-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6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韩高荣;姜姗;任召辉;左庆庆;沈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02 | 分类号: | B01J23/02;C01G23/00;C01B3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韩介梅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钛酸锶 石墨 复合 纳米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钛酸锶/石墨烯复合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钛酸锶是一种典型钙钛矿结构的金属氧化物,其禁带宽度为3.2eV,是一种具有较大应用潜力的半导体光催化剂材料。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通过sp2杂化组成的单原子层厚度的二维碳材料;它同时具有超强导电性、热导性、电子传输特性,是一种形成功能性半导体复合催化剂材料的理想载体。目前,针对钛酸锶与石墨烯的复合催化剂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国内外均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过程易于控制的钛酸锶/石墨烯复合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钛酸锶/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的是湿化学反应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钛酸四丁酯溶于乙二醇甲醚配置成钛酸四丁酯浓度为0.02-0.2mol/L的溶液,再滴入质量浓度30%的氨水至钛离子全部沉淀,过滤获得钛的羟基氧化物沉淀;
2将浓度为0.5-1.5g/L氧化石墨烯水溶液和乙醇胺按体积比1:1混合,再将步骤1)得到的钛的羟基氧化物沉淀和上述混合溶液按体积比为1:2一起加入到反应釜内胆中,室温下搅拌至少6h;
3)将与步骤1)中的钛酸四丁酯等摩尔量的硝酸锶加入到步骤2)的反应釜内胆中,再加入氢氧化钾固体,控制其在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1.25-5g/L,将所得混合溶液在室温下搅拌至少1h;
4)将配置有反应物料的反应釜内胆置于反应釜中,密闭,在160-200℃保温3-12小时后,自然降温至室温,取出反应产物,过滤,用去离子水清洗,烘干,得到钛酸锶/石墨烯复合纳米催化剂。
本发明中,所述的硝酸锶、钛酸四丁酯、乙二醇甲醚、氢氧化钾、乙醇胺和氧化石墨烯纯度均不低于化学纯。
本发明中,所述的反应釜为聚四氟乙烯内胆,不锈钢套件密闭的反应釜。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过程简单,易于控制,无污染,成本低;制得钛酸锶/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纯度高,结晶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钛酸锶/石墨烯复合纳米催化剂的扫描电镜图片。
图2是钛酸锶/石墨烯复合纳米催化剂可见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不同时间的紫外-可见吸收图。
图3是钛酸锶/石墨烯复合纳米催化剂的XRD图谱。
图4是钛酸锶/石墨烯复合纳米催化剂的透射电镜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1)将钛酸四丁酯溶于乙二醇甲醚配置成钛酸四丁酯浓度为0.02mol/L的溶液,再滴入质量浓度30%的氨水至钛离子全部沉淀;
2)浓度为0.5g/L的氧化石墨烯水溶液及乙醇胺等体积混合,将步骤1)得到的钛的羟基氧化物沉淀和上述混合液一起加入到反应釜内胆中,其中钛的羟基氧化物与混合溶液的体积比为1:2,室温下搅拌6h;
3)将与步骤1)中的钛酸四丁酯等摩尔量的硝酸锶加入到步骤2)的反应釜内胆中,再加入氢氧化钾固体,控制其在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1.25g/L,室温下搅拌1h;
4)将配置有反应物料的反应釜内胆置于反应釜中,密闭,在160℃保温3小时后,自然降温至室温,取出反应产物,过滤,用去离子水清洗,烘干,得到复合纳米粉体。
其扫描电镜图片如图1所示。
实施例2
1)将钛酸四丁酯溶于乙二醇甲醚配置成钛酸四丁酯浓度为0.05mol/L的溶液,再滴入质量浓度30%的氨水至钛离子全部沉淀;
2)将浓度为1g/L氧化石墨烯水溶液及乙醇胺等体积混合,将步骤1)得到的钛的羟基氧化物沉淀和上述混合液一起加入到反应釜内胆中,其中钛的羟基氧化物与混合溶液的体积比为1:2,室温下搅拌8h;
3)将与步骤1)中的钛酸四丁酯等摩尔量的硝酸锶加入到步骤2)的反应釜内胆中,再加入氢氧化钾固体,控制其在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2.5g/L,室温下搅拌1.5h;
4)将配置有反应物料的反应釜内胆置于反应釜中,密闭,在180℃保温12小时后,自然降温至室温,取出反应产物,过滤,用去离子水清洗,烘干,得到钛酸锶/石墨烯复合纳米粉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62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eVO4微米球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插座型印制板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