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杀虫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26871.1 | 申请日: | 2015-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4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布里斯拖·詹姆士·堤姆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7/30 | 分类号: | A01N47/30;A01P7/02;A01P7/04;A01N4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嘉倩 |
地址: | 21530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杀虫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虫组合物和使用该杀虫组合物的方法,还涉及一种快速且持效 的杀虫方法。
背景技术
螺螨双酯(Spirobudiclofen),通用化学名称为:3-(2,4-二氯苯基)-2-氧代 -1-氧杂螺[4,5]-癸-3-烯-4-基丁酸酯,其分子结构式为:
螺螨双酯是一种新型特窗酸类杀虫剂,杀虫谱广,持效期长。它是通过干扰昆虫 的脂肪生物合成导致幼虫死亡。螺螨双酯与现有杀螨剂之间无交互抗性。由于其独特 的作用机制,螺螨双酯可有效地防治对现有杀螨剂产生抗性的有害螨类。螺螨双酯适 应性强,可用于防治一系列农作物,包括柑桔、柚子、苹果、梨等果树以及茄子、辣 椒、番茄等茄科作物上的刺吸式口器害虫:例如,红蜘蛛、黄蛛螨、茶黄螨 (Polyphagotarsonemuslatus)、朱砂叶螨(Tetranychuscinnabarinus)、木虱 (psyllids)、白粉虱(Trialeurodesvaporariorum)等;特别是对繁殖能力强的梨木 虱、红蜘蛛有很好的杀灭效果。
丁醚脲(Diafenthiuron),又名杀螨隆,通用化学名称:1-叔丁基-3-(2,6-二 异丙基-4-苯氧基苯基)硫脲。丁醚脲的分子结构式为:
丁醚脲属硫脲类杀虫剂,具有杀螨剂活性。丁醚脲具有内吸、触杀和/或胃毒和 熏蒸作用。丁醚脲通过干扰目标神经系统的能量代谢,破坏目标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 抑制几丁质合成从而起到杀虫、杀螨效果。丁醚脲对螨类(叶螨、桔锈螨)、蚜虫、 粉虱、叶蝉、各种蛾类害虫等有高防效性,特别是对产生抗药性的梨木虱(Psylla chinensis)、菜青虫(PierisrapaeLinne)及卷叶蛾(Adoxophyeshonmai)等,可用于 一系列农作物例如果树(柑橘、苹果)、棉花、蔬菜、茶及观赏植物。
需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杀虫组合物。具体地,提供一种能降低活性成分的施用率以 及降低或避免田间不利的环境或毒理学影响的同时仍能有效防治目标作物中的害虫 的杀虫组合物是有利的。并且,该杀虫组合物优选地应具有对害虫的快速作用和/或 长效作用。
此外,世界范围内使用单一活性标准配方杀虫剂的经验表明存在产生抗药性害虫 亚群的高风险。
因此,优选的杀虫组合物具有降低的施用率、宽活性谱、持效性和延缓目标物种 的抗药性。
经大量生物测试筛选,本发明出乎意料的发现将螺螨双酯和丁醚脲组合可有效预 防和/或控制有害生物。该组合预防和/或控制有害生物的活性大大高于单独的活性成 分的活性总和。该意料之外的效果是协同作用,而非加和作用。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杀虫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螺螨双酯和丁醚脲。
本发明令人惊讶地发现螺螨双酯和丁醚脲的组合不仅可拓宽杀虫谱,而且还表现 协同作用。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协同作用”指螺螨双酯和丁醚脲的组合实现的杀虫效果大于 各活性成分彼此单独施用时的效果之和。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显著协同作用的螺螨双酯和丁醚脲的组 合,从而降低两种活性成分所需的剂量。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具有良好的植物相容性和有利的恒温动物毒性,适于预防 和/或控治在农业、林业、储藏产品和材料以及卫生领域中遇到的有害生物,尤其是 昆虫纲和蛛形纲。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对于对已有处理敏感和/或表现抗性的害虫物 种(包括所有发育阶段)具有活性,并且可用于控制这些物种。
本文中使用术语“有害生物”意指可对植物造成损害的任何有机体,包括以下生 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68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氧乐果和晴菌唑的复配农药
- 下一篇:含有氟啶胺和氟吡菌酰胺的农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