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铲具平行升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26876.4 | 申请日: | 2015-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9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松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松涛 |
主分类号: | B66F11/00 | 分类号: | B66F11/00;C21D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53400 河南省新乡***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铲具 平行 升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升降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多铲具平行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钢管生产线上采用室式热处理炉进行钢管热处理,几台炉子横向并排布置,正对每台炉子的炉口布置淬火池。这就需要一台钢管装料取料淬火机械手进行装料、取料、淬火工作。该钢管装料取料淬火机械手能横向移动,准确对准每台炉子及取料区、放料区;能纵向移动进行装料;能平稳平行升降以便物料的轻落轻放。以往装料取料采用插车,工人利用插车先装料,再从加热炉中取出高温钢管,放在料架上,然后再利用桥式起重机夹钳进行淬火,工人一直在高温辐射条件下工作,费时、费工、不安全、效率低、成本高,因此机械化操作是今后的主要的研究课题,同时其升降装置也是必不可少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铲具平行升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铲具平行升降装置,包括铲具、铲具联接座、升降轮轨道、铲具支承架、液压缸下联座、液压缸上联座、升降轮组、升降轮支座和液压缸;所述铲具通过铲具联接座固定于铲具支承架上,所述升降轮组的一侧通过升降轮支座固定于铲具支承架上,升降轮组的另一侧活动设于升降轮轨道内,所述液压缸的上方通过液压缸上联座与铲具支承架相连接,液压缸的下方通过液压缸下联座与设备主梁相连接,在液压缸伸缩驱动下,升降轮组在升降轮轨道中上下运动,通过升降轮支座对铲具支承架起支承作用,将升降装置自重及铲重载荷作用传递至设备主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铲具的数量为12-16个。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轮轨道的数量为4-8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操作很方便,整体运行平稳,同时多铲具的设置也可以使设备的工作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多铲具平行升降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多铲具平行升降装置的右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多铲具平行升降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41-铲具、42-铲具联接座、43-升降轮轨道、44-铲具支承架、45-液压缸下联座、46-液压缸上联座、47-升降轮组、48-升降轮支座、49-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多铲具平行升降装置,包括铲具41、铲具联接座42、升降轮轨道43、铲具支承架44、液压缸下联座45、液压缸上联座46、升降轮组47、升降轮支座48和液压缸49;所述铲具41通过铲具联接座42固定于铲具支承架44上,所述升降轮组47的一侧通过升降轮支座48固定于铲具支承架44上,升降轮组47的另一侧活动设于升降轮轨道43内,所述液压缸49的上方通过液压缸上联座46与铲具支承架44相连接,液压缸49的下方通过液压缸下联座45与设备主梁相连接,在液压缸49伸缩驱动下,升降轮组47在升降轮轨道43中上下运动,通过升降轮支座48对铲具支承架44起支承作用,将升降装置自重及铲重载荷作用传递至设备主梁。
所述铲具41的数量为12-16个。
所述升降轮轨道43的数量为4-8个。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所述液压缸51伸缩驱动多铲具平行升降装置4升降,液压缸下联座45固定在小车装置主梁下部,液压缸51通过液压缸下联座45与主梁23相联接;液压缸上联座46固定在铲具支承架44上端,液压缸51通过液压缸上联座46与铲具支承架44相联接。在液压缸51伸缩驱动下,升降轮组47在升降轮轨道43中上下运动,通过升降轮支座48对铲具支承架44起支承作用,将升降装置自重及铲重载荷作用传递至传递至设备主梁。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松涛,未经陈松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68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