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岩心钻机的回转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28071.3 | 申请日: | 2015-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4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良心;陈裕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贝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02 | 分类号: | E21B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42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岩心 钻机 回转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岩心钻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的是一种用于岩心钻机的回转器。
背景技术
在国家大力发展、重视地质勘探事业的背景下,地质钻探设备有了较快的发展。现有技术的岩心钻机暴露出压梁稳定差,给进油缸密封件易损、漏油及液压卡盘晃动的诸多问题。岩心钻机的回转器为传统岩心钻机输出部件,其功能是将钻机的动力通过大小弧齿、立轴导管传递给立轴,立轴与卡瓦座通过螺纹连接为一体,卡瓦座槽内装卡瓦,而卡瓦斜面又装于卡圈斜面槽中,当卡盘油缸进压力油时,油压使活塞下移,带动卡圈下移,并压缩碟簧,从而使卡瓦向外移动(松开钻杆)。当卡盘油缸处于卸荷状况时,在碟簧回复弹力的作用下,活塞顶卡圈上移,使卡瓦作径向收缩的移动,这时立轴孔内钻杆被夹紧,达到选装钻进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岩心钻机的回转器,该设备通过加装双导向杆和大压力油缸组件等辅助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岩心钻机的回转器给进精度低,整体结构不稳定造成给进油缸漏油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岩心钻机的回转器,包括液压卡盘,固定在液压卡盘上的油缸座和回转体壳体,所述油缸座下端固定有压梁,所述压梁两侧分别固定有油缸组件,所述压梁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左导向杆和右导向杆;所述油缸组件固定在回转体壳体上,所述回转体壳体固定有导向杆套筒,所述导向杆套筒与左导向杆和右导向杆滑动配合;所述左导向杆上刻有以毫米为单位的长度标尺。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卡盘为三卡瓦自动定心式或五卡瓦自动定心式结构,在不用下卡瓦卡住钻杆钻进时,下卡盘应配装传扭套。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卡盘与轴座体固定,所述轴座体通过一对角接触轴承固定在立轴上端部,所述两角接触轴承相邻面设有外隔套和内隔套,所述角接触轴承外侧面设有油杯;轴座体上端与下端分别设有第一旋转轴唇形密封和第二旋转轴唇形密封,通过六角头螺栓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立轴的下端固定有下卡盘,所述立轴的上端卡在液压卡盘的卡瓦内,所述立轴的上端设有圆螺母。下卡盘对主动钻杆起到传扭和导向扶正的作用,且配合上卡盘能达到强力拔钻具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回转体壳体中心设有与立轴滑动配合的立轴导管,所述立轴导管与回转体壳体通过轴承连接固定,所述回转体壳体上端面固定有上压盖,下端面固定有下压盖,所述回转体壳体一侧设有与分动箱配合的O型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回转体壳体表面固定有铭牌,所述铭牌通过螺钉固定,通过定期打开铭牌用油枪通过直通式油嘴给立轴、立轴导管传动付加注润滑脂,以保证立轴和立轴导管的良好润滑。
进一步地,所述立轴导管的上下端分别固定有防尘圈,所述立轴导管下端通过平键固定有大弧齿锥齿轮,所述平键穿过立轴导管与立轴上的键槽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左导向杆和右导向杆的长度大于油缸组件的长度;所述左导向杆和右导向杆的上端为螺纹柱,通过螺帽固定在压梁上,便于操作者观察钻进深度。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岩心钻机的回转器加装双导向杆,基本解决了压梁稳定性差的问题,对钻机的工作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通过在左导向杆上刻有以毫米为单位的长度标尺,便于操作者观察钻进深度,提高钻机工作时回转精度。
2、本发明的岩心钻机的回转器通过三卡瓦自动定心式或五卡瓦自动定心式结构、下卡盘、油缸组件、左导向杆和右导向杆形成稳定的竖直结构,既解决了导向不稳的问题,又实现对钻杆传扭拉伸等受力作用;
3、本发明的岩心钻机的回转器采用大压力油缸组件,实现推力的要求和整体稳定性,避免给进油缸漏油。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用于岩心钻机的回转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用于岩心钻机的回转器的结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贝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贝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80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扰协调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伸缩式平移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