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赋码及视觉检测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28258.3 | 申请日: | 2015-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0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郑国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国义 |
主分类号: | B41J2/435 | 分类号: | B41J2/435;G01N21/8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74 | 代理人: | 李俊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视觉 检测 一体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赋码及视觉检测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1673341A,下称第一文献,于2010年3月17日公开的一种微点防伪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一种微点;(2)提供一种胶水,将微点混合于胶水之中;(3)向承载物上点混有微点的胶水;(4)固化胶水;(5)拍照胶滴,形成原始对比图片;(6)原始对比图片存入后台数据库;(7)防伪验证拍照胶滴,形成被比图片;(8)读取后台数据库原始对比图片,与被比图片比较,作出真伪判断;其中,第(5)步所述的拍照胶滴,为放大拍照;第(7)步所述的防伪验证拍照胶滴,也是放大拍照。
再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2069061A下称第二文献,于2011年5月25日公开的一种微点防伪涂层的制备方法,实施该方法的装置,及包含该方法制备的防伪涂层的包装体。微点防伪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微点颗粒,并提供UV胶水;S2,混胶;S3,微喷;S4,固化。微点防伪涂层的制备装置包括储胶装置、微喷装置、固化装置,储胶装置与微喷装置连通,为微喷装置提供待喷胶水,固化装置设置于微喷装置的后端,用于固化微喷涂层;所述微喷装置进一步包括定量腔和与定量腔连通的喷嘴,定量腔内设有加压活塞;喷嘴之喷射孔的直径1.25微米至630微米之间;还包括用于移动所述喷嘴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为喷嘴提供水平面两个方向移动和垂直方向移动。
又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2711592U下称第三文献,于2013年1月30日公开的一种标识、一种标识制备装置及组装线。
前述专利技术虽然可以在产业上应用,并实现相应的技术效果,但仍有改善的空间。
第一文献所公开的技术,只公开了向承载物上点混有微点的胶水,并没有给出如何实现高速自动点胶,并不适合高速自动流水线配套作业;再则,该文献也未对微点的形态及每一胶滴内微点的数量作出限定,对于对称全微点来说,当胶滴内微点的数量小于5个时,因微点的位置及自身方向形态是随机形成的,则每个微点所体现出的视觉形成可能相同,其标识作用无法充分展现。
第二文献所公开的技术,通过定量微喷制备微点防伪涂层,甚至可以在微码文字或图案中设置微点,但其并未形成胶滴,也未限定微点的形态及每一胶滴内微点的数量,再则平面涂层总体上还是平面的,在微点是对称体的情况下,其标识作用不能充分展现,与平面印刷差别不大。
第三文献所公开的技术,虽然在第一,第二文献基础上有所完善,但是仍然有改进空间:
第三文献所公开的技术适用的原材料较为单一,同滴胶体的融合度,离散性不易调整和突破,由于材料本身的限制,其制作的微颗粒辨识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另外,现有滴胶结晶提的选择为半透明状即使在50倍放大镜下,用户仍然不容易辨识,而本技术采用了新型滴胶结晶体,UV固化后几乎为全透明材质,具有更为容易为客户辨识的特性。此外,第三文献所公开的技术装置仅仅申明为1200罐/分钟罐体流水线,而本技术已经将高效胶体喷阀技术升级为500次/秒,可以适应更高速流水线的应用需要。最后,第三文献所公开的技术,在滴胶体供料过程中,需要停线加料,增加了流水线停机时间,而本技术设计了双侧供胶系统供料装置,从而实现了流水线不停线供料,大大减少了流水线停线时间。
现有产品标识码赋予技术包括激光打码,喷码,喷墨据需要独立于自动流水线之外,或者单独供料下料的方式实现对产品的二维码赋予,然后再由单独的视觉读取检测系统进行读取检测。在客户已经拥有独立控制系统的自动化生产线,特别是超高速生产线上(10个/每秒-20个/每秒),停机换线赋码,然后进行读取检测将极大的影响生产效率,而且由于换线过程中还可能造成产品的品质问题,对于食品等亦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同时产品标识码赋予的分别检测读取在高速流水线上极有可能造成重码率大大增加,效率较低。
第一文献所公开的技术,只公开了向承载物上点混有微点的胶水,并没有给出如何实现高速自动点胶,并不适合高速自动流水线配套作业;再则,该文献也未对微点的形态及每一胶滴内微点的数量作出限定,对于对称全微点来说,当胶滴内微点的数量小于5个时,因微点的位置及自身方向形态是随机形成的,则每个微点所体现出的视觉形成可能相同,其标识作用无法充分展现。
第二文献所公开的技术,通过定量微喷制备微点防伪涂层,甚至可以在微码文字或图案中设置微点,但其并未形成胶滴,也未限定微点的形态及每一胶滴内微点的数量,再则平面涂层总体上还是平面的,在微点是对称体的情况下,其标识作用不能充分展现,与平面印刷差别不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国义,未经郑国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82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湿耐磨抗起球阻燃面料
- 下一篇:汽车油管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