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过鱼式沉淀过滤池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29513.6 | 申请日: | 2015-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4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高美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美芝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昆明祥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114 | 代理人: | 张亦凡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道 沉淀过滤池 固态污染物 过滤墙 去除 过鱼通道 河水 隔墙 沉淀 鱼类 投资和运行费用 水污染治理 下游河道 沉淀区 上浮 拦截 穿过 防洪 通行 上游 防治 建设 流动 | ||
1.过鱼式沉淀过滤池,其特征在于在河道内建设安装过滤墙和隔墙:过滤墙、隔墙及河岸间形成沉淀区并空出过鱼通道,河水穿过过滤墙进入下游,河水中固态污染物被过滤墙拦截在沉淀区沉淀或上浮去除,河水中的鱼类通过过鱼通道游向下游或返回上游;过滤墙包括过滤墙I(3)和过滤墙II(5)两个过滤墙,隔墙包括隔墙I(2)和隔墙II(4)两个隔墙;过滤墙I(3)、隔墙I(2)及右侧河岸间形成过滤墙I(3)上游沉淀区,过滤墙II(5)、隔墙II(4)及左侧河岸形成过滤墙II(5)上游沉淀区,河水分别穿过两个过滤墙进入下游河道,河水中固态污染物分别被两个过滤墙拦截在两个沉淀区沉淀或上浮去除;隔墙I(2)与左侧河岸、隔墙I(2)与隔墙II(4)、隔墙II(4)与右侧河道之间为过鱼通道,河水中的鱼类通过过鱼通道游向下游或洄游到上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鱼式沉淀过滤池,其特征在于设置过滤墙III(9),将鱼类导入单独设置的过鱼河道,鱼类被过滤墙III(9)阻隔后游入过鱼河道,河水一部分穿过过滤墙III(9)进入下游河道,一部分作为生态用水进入过鱼河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鱼式沉淀过滤池,其工作方式如下:
1)第一次过滤:河水一部分经过滤墙I(3)过滤后流向下游,一部分经隔墙I(2)与左侧河岸间通道进入下游;鱼类不能穿过过滤墙I(3),自行游动至隔墙I(2)与左侧河岸间通道进入下游;被过滤墙I(3)拦截的固态污染物在过滤墙I(3)上游沉淀区沉淀进入池底或上浮到水面;
2)第二次过滤:从隔墙I(2)与左侧河岸间通道下来的河水经过滤墙II(5)过滤后进入下游河道;鱼类不能穿过过滤墙II(5),自行游动到隔墙I(2)与隔墙II(4)之间的通道,再游动到隔墙II(4)与右侧河岸间通道进入下游河道;被过滤墙II(5)拦截的固态污染物在过滤墙II(5)上游沉淀区沉淀进入池底或上浮到水面,由于第一次过滤的河水有一部分经隔墙I(2)和隔墙II(4)之间的通道向下游流动,因此这一沉淀区的固态污染物难以绕过隔墙II(4)进入下游河道;
3)第三次过滤:若下游河段需要将鱼类导入单独设置的过鱼河道,则可设置过滤墙III(9),鱼类被阻隔后游入过鱼河道,河水一部分穿过过滤墙III(9)进入下游河道,一部分作为生态用水进入过鱼河道;
4)洄游性鱼类也可以通过过鱼通道进入上游,具体洄游路线为:下游河道→隔墙II(4)与右侧河岸间通道→隔墙I(2)与隔墙II(4)之间通道→隔墙I(2)与左侧河岸间通道→上游河道,若设有专门过鱼河道应采取措施确保洄游性鱼类进入过鱼河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鱼式沉淀过滤池,其特征在于过滤墙是具有过滤功能的墙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鱼式沉淀过滤池,其特征在于过滤墙III(9)安装位置为隔墙II与过鱼河道之间,或安装在过鱼式沉淀过滤池下游河道的河岸与过鱼河道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美芝,未经高美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951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乳腺癌治疗剂
- 下一篇:快速崩解的固体包衣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