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空积液排驱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30755.7 | 申请日: | 2015-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6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邓中先;李树全;金璐;乔沐;黄丽;朱强;王喆;沈闽;邓煜桐;李佳;李泽宇;吴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E21B43/20;E21B4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积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油气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空积液排驱装置。
背景技术
油气开采时,为降低举升难度,通常需要向储层补充能量,例如可以向储层注汽/水,以改善油气的流动能力。
以注蒸汽热采稠油为例,通常在下入管柱后,将蒸汽通过管柱注入储层。而在下入管柱时,管柱与套管之间形成的环空中通常留存有积液。环空积液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例如可以是钻井时的注入液,也可以是地下水。通常情况下,液体的导热性高于气体,因此环空中积液的存在,使得蒸汽的热能更容易通过管柱和积液传递至套管及周边岩层,从而导致实际用于补充储层的蒸汽热能受到损失,造成注入蒸汽能量的浪费。
为减少向储层注汽/水的能量损失,可采用泵抽或氮气气举将环空积液举升至地面。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环空积液的温度较高,具有的能量较大;利用泵抽或氮气气举的方式将环空积液举升至地面,将造成能量的浪费。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环空积液排驱装置能够将环空积液压入储层,不仅达到排驱积液的目的,还充分利用了环空积液中蕴含的能量,较好的避免了能量的浪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空积液排驱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能下入到油汽井的套管中预定位置的管柱,所述管柱与所述套管之间形成环空,所述管柱具有下入到所述套管中时靠近所述油汽井的井口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油汽井的井口的第二端,所述管柱为注汽/水提供通道;与所述管柱连接的封隔器,所述封隔器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贯穿开设于所述管柱的管壁上的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封隔器之间,其能连通所述环空与所述管柱;设置于所述管柱内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能封堵所述通孔,当所述环空中的压力达到预定值时,所述单流阀解除对所述通孔的封堵,以使所述环空与所述管柱连通;能对所述环空施加压力的加压装置,所述加压装置的压力输出口与所述环空连通。
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单向阀包括:设置于所述管柱内的能坐封于所述通孔上的球体;具有预定弹性系数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管柱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球体连接,所述球体能在所述弹簧的偏压作用下坐封于所述通孔上。
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管柱对应于所述通孔的内侧壁设置有能与所述球体相契合的凹部,所述凹部呈内凹圆弧状。
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球体和所述弹簧套设于一筒体内,所述球体能在所述筒体内移动;所述筒体的筒壁开设有沥液通孔。
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单向阀包括:能密封封堵所述通孔的所述盖板,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管柱内且与所述管柱内壁连接;具有预定弹性系数的扭簧,所述扭簧设置于所述盖板与所述管柱内壁的连接,所述扭簧的一端顶固所述管柱的内壁,另一端顶固所述盖板;所述扭簧能对所述盖板施加使其朝向所述通孔方向转动的扭力。
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管柱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盖板形状相适配的凹槽,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压装置包括:空压机。一端与所述空压机连通的管线,所述管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环空连通。
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管线上设置有阀门。
借由以上的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加压装置向环空施压至压力超过一定值时,单向阀打开,环空积液被引导进入管柱,并在管柱中注汽/水的压力和自身重力作用下被压入储层,达到排驱环空积液的目的。由于管柱中的注汽/水的热量传递,环空积液被加热具有较高的温度;且通常情况下环空中的压强大于标准大气压,导致积液在管柱中的注汽/水的热量传递下,温度通常可在100℃以上,最高可达300℃,因此环空积液具有的能量较大。本申请的环空积液排驱装置可以将环空积液压入储层,在解决积液排驱的问题的同时,又充分利用了环空积液蕴含的能量,即将环空积液蕴含的能量补充到储层中,较好的避免了能量的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07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体育设施的服务系统的控制回路
- 下一篇:安全工器具标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