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凹凸弹性真丝提花织物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30954.8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3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祝成炎;王泉;徐春霞;田伟;张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3D21/00 | 分类号: | D03D21/00;D03D13/00;D03D15/00;D03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万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0 | 代理人: | 钟桦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经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凹凸 弹性 真丝 提花 织物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花织物的制作方法,尤其是一种凹凸弹性真丝提花织物的制作方法,属于提花织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提花织物效果大致相似,无非改变花纹的样式,或是扩大花纹的循环,增加花纹的颜色。很难有一个推陈出新的效果。一种凹凸弹性真丝提花织物的制作方法,主要应用于家纺装饰领域,其为纯蚕丝织物,是采用电子提花机,通过巧妙的接结组织设计,并且合理设计接结组织部分的分布,采用提花织机制得双层织物。这种凹凸弹性真丝提花织物的制作方法既解决了提花织物普遍存在的立体感不强的问题,同时赋予了织物较好的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凹凸弹性真丝提花织物的制作方法,采用了桑蚕丝为原料,属于高档提花丝绸产品,具有立体感强,视觉效果佳,手感好,生产效率高,成本低,适应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凹凸弹性真丝提花织物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整体工艺规格的制定;2)纹样设计、组织结构设计;3)织造工艺流程;其中所述步骤2)纹样设计、组织结构设计为:a)将待织提花织物的目标图案读入计算机Jcad软件程序;b)按照成品的尺寸调整图案的位置,所述待织提花织物的图案由众多菱形图案组成,使织物呈现3D立体风格;c)组织结构设计,对图案进行勾边、间丝、调色的意匠设计,投纬组合设计;d)制作电子纹板;所述步骤c)为:首先将提花织物区分为表组织、里组织与接结组织部分;然后运用纹织CAD软件将待织制提花织物的表组织、里组织以及接结组织进行勾边、间丝、调色意意匠设计,投纬组合设计;所述表组织采用平纹,里组织采用平纹的基础上,使用两根丙纬填芯的设计方法,采用局部接结组织方式,并且接结组织部分得到合理的的分布,表里层上下分层而使织物获得凹凸感;其中所述提花织物各组织结构中甲经、乙经比例为1:1,所述的甲纬、乙纬、丙纬投纬比例为1:1:2;所述接结组织部分中,所述甲纬与甲经做一上一下交织,全部浮于乙经之上;所述乙纬全部沉于甲经之下,与乙经做一上一下交织;所述两根丙纬经甲、乙经局部同时提升或落下做平纹交织。
所述步骤1)中整体工艺规格制定为:确定经、纬纱线的品种及纱支规格;确定成品内幅;确定成品平方米克重;确定经向、纬向密度;确定甲/乙经、纬纱组合方式及组分;其中所述甲经、乙经为{(1/20/22D桑蚕丝8T/Z×2)6.8T/S×2}1.5T/Z;甲纬、乙纬为5/20/22D桑蚕丝3.8T/S;填芯设计的丙纬为(1/20/22D桑蚕丝8T/Z×2)7T/S;成品经密为68根/厘米×2,成品纬密为60根/厘米×2。
所机步骤3)织造工艺流程为:首选选定织造设备的机型,设定织造工艺参数;然后将电子纹板输入电子提花机控制器,开动提花织机进行织造。
所述的织造设备优选采用Staubli2688针电子提花剑杆织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制作方法所得提花织物双面凹凸立体感强,视觉效果佳,手感舒适,具有较好的弹性。丰富了提花织物的表现形式,而且具有制作时间短、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织物横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接结组织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接结结构a处的纬向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接结结构b处的经向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花纹部分组织结构示意图;
“”为里纬与表经的经组织点,“”为接结纬与表经的经组织点,“”为接结纬与里经的经组织点,“”为表纬与表经的经组织点,“”为里纬与里经的经组织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一种凹凸弹性真丝提花织物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整体工艺规格的制定;采用如下整体规格设计:确定经、纬纱线的品种及纱支规格;确定成品内幅;确定成品平方米克重;确定经向、纬向密度;确定甲/乙经、纬纱组合方式及组分;
本实施例采用如下整体工艺规格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09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轮重加载装置的滚筒反力式汽车制动检验台
- 下一篇:一种纺织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