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气化回收高温熔渣余热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31068.7 | 申请日: | 2015-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7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李菊艳;范小刚;唐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3/08 | 分类号: | C21B3/08;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刘洋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气化 回收 高温 余热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气化回收高温熔渣余热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高炉渣是铁水冶炼过程中的主要副产品,每冶炼1t生铁大约产生300~350kg的高炉渣,按照我国年生铁年产量56316万t计算,产渣量达19710万t。高炉渣出渣温度约1450℃,每吨渣含有相当于60kg标准煤的热量。做好高炉渣的处理并有效回收熔渣余热,是钢铁行业节能降耗的有效途径。目前国内外常见的处理高炉渣的方法主要是水冲渣法。尽管冲渣工艺在不断的发展,但其技术的核心还是对高炉熔渣进行喷水水淬,冷却、粒化成水渣,然后进行水渣分离,冲渣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后再循环使用。水冲渣法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粒化渣耗水的工艺特点,炉渣物理热基本全部散失,冲渣过程中SO2、H2S等污染物的排放不但影响作业环境而且对空气造成污染。在高炉渣余热回收方面,仅限于高炉冲渣水余热供暖,余热回收率低,仅为10%左右。如何在不影响高温熔渣后续使用价值的条件下有效回收高温熔渣余热,同时降低处理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多煤少气的国家,能源结构特点导致国内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而煤气化所获得的一氧化碳、氢等气体不仅可作为洁净燃料气使用,也可作为冶金还原气,将金属氧化物还原为金属单质。
气基竖炉是当今世界直接还原铁生产的主流技术。但由于我国天然气资源短缺和价格昂贵,加之供给直接还原铁生产用的高品位球团的生产基地尚未形成,因此,我国至今还没有建成一座气基竖炉生产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煤气化回收高温熔渣余热的系统及方法,在不影响高炉渣后续使用的基础上利用高炉渣显热进行煤粉气化,实现高炉渣的余热高效利用,促进钢铁企业节能减排,降本增效。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煤气化回收高温熔渣的系统,包括熔渣粒化系统,一次冷却系统,二次冷却系统,煤气收集系统;
熔渣粒化系统由熔渣溜槽、转杯粒化器、粒渣收集器、煤粉喷枪组成;若干个煤粉喷枪沿粒渣收集器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喷枪喷射角度与中心线成90~45°;
粒渣一次冷却系统由煤粉喷枪、载气储罐及一次冷却器组成;若干个煤粉喷枪沿一次冷却器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喷枪喷射角度与中心线成90~45°,粒渣一次冷却系统的入渣口与熔渣粒化系统的出渣口连通;
煤气收集系统由煤气净化器,煤气换热器、煤气储罐组成;熔渣粒化系统和粒渣一次冷却系统中反应得到的煤气通过渣粒收集器的上端排出,依次通过煤气净化器、煤气换热器进入煤气储罐;
二次冷却系统由装渣器、二次冷却器、鼓风装置、热空气除尘器、余热锅炉组成;装渣器上下两端分别与一次冷却器和二次冷却器相通,鼓风装置送入冷空气与从装渣器进入二次冷却器中的熔渣相遇,冷空气被加热后进入热空气除尘器除尘,通过余热锅炉产生水蒸气。
利用上述系统的煤气化回收高温熔渣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高温熔渣经过熔渣溜槽进入转杯粒化器进行粒化,形成直径小于5mm的高温渣粒;
在甩出转杯的飞落过程中,渣粒与渣粒收集器上设置的煤粉喷枪喷入的煤粉相遇,形成被煤粉包裹的高温渣粒;煤粉以气化剂为载气;
被煤粉包裹的高温渣粒落入一次冷却系统,煤粉和气化剂在高温渣粒的加热下发生反应并气化,反应过程吸热高温渣粒被快速冷却形成玻璃渣,控制玻璃渣温度800-900℃排出一次冷却系统;
煤粉和气化剂反应生成的煤气经煤气净化器进入煤气换热器,最后进入煤气储存罐;
玻璃渣排出一次冷却系统进入二次冷却系统,在二次冷却系统内,玻璃渣被鼓入的冷空气进一步冷却,冷空气被加热排出二次冷却系统,经热空气除尘器后进入余热锅炉产生蒸汽,粒渣被冷却至50℃以下排出。
按上述方案,所述气化剂为水蒸气、二氧化碳或者两者的混合。
按上述方案,所述余热锅炉产生的水蒸气直接用于煤粉载气。
本发明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煤粉在气化过程中大量吸热将高温熔渣的热量固化到煤气中,同时煤气化吸热过程将高温熔渣快速冷却,防止渣粒结晶,利于形成玻璃渣。从传热的角度分析,高炉渣首先被粒化成直径小于5mm的颗粒渣,渣粒表面温度与中心温度相差近300℃,形成了较大的温差,增大了传热面积,为熔渣快冷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煤气化反应过程是一个大量吸热的过程,其反应方程如下:
C+CO2=2CO 173.4KJ/mol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10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