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自动去氯离子功能的测硫仪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31117.7 | 申请日: | 2015-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8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班书昊;李晓艳;蒋学东;华同曙;席仁强;何云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82 | 分类号: | G01N21/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自动 氯离子 功能 测硫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煤中含硫量的自动测量设备领域,特指一种具有自动去氯离子功能的艾氏测硫仪。
背景技术
硫元素作为评价煤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需要精确地测量。现有技术中,为了准确、快速地测量出可燃物质中的含硫量,一般采用定硫仪或测硫仪作为常用的测量设备。在各种测量设备中,均采用库伦测硫法。库伦测硫法需要用泵作为动力源,采用连续抽气、连续测量的方式进行测定。由于气体中的含硫浓度随时间而变化,故含硫量难以准确测定,同时泵寿命也因为负载不平衡而缩短。
经典的艾士测硫法是各国通用的测定煤中全硫含量的标准方法,具有准确度高、成批测定等优点。艾士测硫步骤中,其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是:将溶液加热到沸腾,在不断搅拌下滴加氯化钡溶液10mL,在近沸状况下保持约2h,最后溶液体积为200mL左右;溶液冷却或静置过夜后用致密无灰定量滤纸过滤,并用热水洗至无氯离子为止(用硝酸银检验)。由于这一步骤采用手工实验方式进行,故劳动强度大、人工误差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以自动去除氯离子的艾氏测硫仪。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解决方案为:一种具有自动去氯离子功能的艾氏测硫仪,它包括固定于底板上的艾氏样品制作装置、燃烧炉、溶液搅拌装置、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除氯离子装置、滤纸灰化装置和室温称量装置,所述除氯离子装置设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与所述滤纸灰化装置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氯离子装置包括装设于摄像头架上的高清摄像头、装设于滴管架上的滴管、装设于烧杯座上的第一烧杯、第二支架、第二烧杯、装设于漏斗架上的漏斗、滤纸和玻璃棒。
所述第二支架装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漏斗架装设于所述第二支架的上部,所述滤纸放置于所述漏斗内,所述玻璃棒紧贴所述滤纸放置;所述漏斗的管状部分紧贴所述第二烧杯的内壁;所述第一支架装设于所述底板上,其上自上而下装设有摄像头架、夹头、滴管架。
所述滴管的球形部分装设于所述夹头上;所述第一烧杯内装有一定量的实验溶液,所述滴管内装设有硝酸银溶液;所述PC机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并通过信号线与装设于所述摄像头架上的高清摄像头相连;所述烧杯座通过转动副与所述底板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利用夹头来控制滴管内的硝酸银溶液的流出,并通过PC机分析来自高清摄像头拍摄的氯化银沉淀情况,从而快速、准确地去除位于第一烧杯中实验溶液中的氯离子;之后,烧杯座借助转动副转动,把第一烧杯中的溶液与沉淀通过玻璃棒和滤纸倒入第二烧杯中,氯化银沉淀残留于滤纸上。由此可知,本发明结构简单、去氯离子精度高、无需人工参与,为整机的自动化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有自动去氯离子功能的艾氏测硫仪的平面布局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除氯离子装置的去氯离子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除氯离子装置的过滤过程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1—艾氏样品制作装置;2—燃烧炉;3—溶液搅拌装置;4—第一过滤装置;5—第二过滤装置;6—除氯离子装置;7—滤纸灰化装置;8—室温称量装置;9—底板;61—高清摄像头;62—摄像头架;63—第一支架;64—夹头;65—滴管架;66—信号线;67—PC机;68—滴管;69—第一烧杯;610—实验溶液;611—转动副;612—玻璃棒;613—漏斗;614—滤纸;615—漏斗架;616—第二支架;617—第二烧杯;618—烧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具有自动去氯离子功能的艾氏测硫仪,它包括固定于底板9上的艾氏样品制作装置1、燃烧炉2、溶液搅拌装置3、第一过滤装置4、第二过滤装置5、除氯离子装置6、滤纸灰化装置7和室温称量装置8;除氯离子装置6设于第二过滤装置5与滤纸灰化装置7之间,它包括装设于摄像头架62上的高清摄像头61、装设于滴管架65上的滴管68、装设于烧杯座618上的第一烧杯69、第二支架616、第二烧杯617、装设于漏斗架615上的漏斗613、滤纸614和玻璃棒6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11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恒压/恒流量注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压拖动分段压裂的井口防喷泄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