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构件及其构成的装配式楼板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31166.0 | 申请日: | 2015-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4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英保;廖丽英;张裕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珠穆朗玛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02 | 分类号: | E04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白芳仿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钢筋混凝土 叠合 楼板 构件 及其 构成 装配式 | ||
1.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1)包括后板(12)以及位于后板(12)中部且凸起的前板(11),所述前板(11)、后板(12)的外周边之间留有间隔,所述前板(11)、后板(12)内均浇筑有混凝土,所述前板(11)、后板(12)内沿各自宽度方向布置有若干根沿前板(11)、后板(12)长度方向延伸的纵向钢筋(13),所述前板(11)、后板(12)内沿各自长度方向布置有若干根沿前板(11)、后板(12)宽度方向延伸的横向钢筋(14、14'、14''),所述前板(11)、后板(12)中的纵向钢筋(13)、横向钢筋(14)均穿过所述混凝土交叉形成钢筋网,所述前板(11)、后板(12)的钢筋网之间通过搭接钢筋连接,所述前板(11)中纵向钢筋(13)、横向钢筋(14)的两端均伸出所述前板(11)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12)中横向钢筋(14')的一端伸出所述后板(12)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12)中横向钢筋(14'')的另一端也伸出所述后板(12)外。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1)内均布有若干个空腔(15),所述空腔(15)外周全部被所述混凝土包裹,所述前板(11)、后板(12)中的所述钢筋网分别位于所述空腔(15)沿构件(1)厚度方向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5)内填充有轻质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材料为聚苯乙烯泡沫板、发泡混凝土板、或聚苯颗粒板构成的板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5)为矩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11)、后板(12)均为长方体,所述前板(11)的厚度为100~200mm。
9.利用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构件构成的装配式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由多块所述构件(1)沿其宽度方向两两无缝对接而成,相邻两个构件(1)的前板(11)上伸出的横向钢筋(14)相互搭接,相邻两个构件(1)的对接处形成一个沿构件(1)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16),所述凹槽(16)内设置钢筋网片(17)或钢筋笼后浇筑有混凝土。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构件构成的装配式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包括多块所述构件(1),多块所述构件(1)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两对接,相邻两个构件(1)的前板(11)上伸出的横向钢筋(14)相互搭接,相邻两个构件(1)的对接处形成一个沿构件(1)长度方向延伸的凹陷部(18),所述凹陷部(18)底部存在沿构件(1)长度方向延伸的间隙(19),所述凹陷部(18)底部铺设有覆盖所述间隙(19)的后浇带模板(20),所述凹陷部(18)内设置钢筋网片(17)或钢筋笼后浇筑有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珠穆朗玛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珠穆朗玛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116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大面积开闭的层叠滑动式屋面结构
- 下一篇:多边形凹凸玻璃幕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