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氧气流速控制功能的中和法测硫仪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31529.0 | 申请日: | 2015-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60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班书昊;柳铭;李晓艳;华同曙;蒋学东;徐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12 | 分类号: | G01N31/12;G01N3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氧气 流速 控制 功能 中和 法测硫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煤中含硫量的自动测量设备领域,特指一种具有氧气流速控制功能的中和法测硫仪。
背景技术
硫元素的含量是评价煤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准确、快速地测量出可燃物质中的含硫量,一般采用定硫仪作为常用的测量设备。现有技术测量设备中,均采用库伦测硫法。库伦测硫法需要用泵作为动力源,由于气体中的含硫浓度随时间而变化,故含硫量难以准确测定,同时泵寿命也因为负载不平衡而缩短。
高温燃烧中和法作为煤中全硫快速测定方法之一,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出化验结果,目前已有少数国家把该法列为国家标准。目前国内的中和法大多采用手工实验方式:手工操作煤样在催化剂作用下于氧气流中燃烧,生成硫的氧化物,并捕集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形成硫酸,用氢氧化钠溶液测定,根据其消耗量,计算煤中全硫含量。由于氧气流的流量和流速对于实验结果的影响较大,故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对氧气流流速控制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果简单合理、能够对氧气流流速稳定控制的具有氧气流速控制功能的中和法测硫仪,从而显著提高测量效率和实验结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解决方案为:一种具有氧气流速控制功能的中和法测硫仪,它包括固定于底板上燃烧炉、设于所述燃烧炉中部的燃烧管、抽气泵、装有一定过氧化氢溶液的集气瓶、装有氧气的氧气瓶、导气管和氧气流速控制装置,所述集气瓶、所述氧气瓶通过所述导气管分别与所述燃烧管的两端相连,所述燃烧管的两端设有密封头,所述抽气泵通过导气管伸入所述集气瓶的液面上方;所述氧气流速控制装置设于所述氧气瓶与所述燃烧管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流速控制装置包括节流主体、第一阻尼片、第二阻尼片、第一静压传感器、第一动压传感器、转轴、第二静压传感器和第二动压传感器。
所述第一阻尼片和所述第二阻尼片分别装设于所述节流主体的两端;所述第一静压传感器和所述第一动压传感器装设于位于所述氧气瓶一侧的导气管上;所述第二静压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动压传感器装设于位于所述燃烧管一侧的导气管上;所述节流主体为圆柱形,其中心沿轴线设有一等直径的圆形通孔,孔内装设有所述转轴;所述节流主体设有个轴线相互平行的渐变气流道。
所述渐变气流道为左端内径较大、右端内径较小,其余部分内径渐变的圆形通孔;所述第一阻尼片为圆盘状,其上设有个内径等于所述渐变节流道最大内径的第一通气孔,其中心处设有一轴承孔,所述轴承孔内装设有轴承;所述第二阻尼片为圆盘状,其上设有个内径等于所述渐变节流道最小内径的第二通气孔,其中心处开设有一轴承孔,孔内装设有轴承;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装设于所述第一阻尼片和所述第二阻尼片上的轴承孔内的轴承;所述第一通气孔的轴线、所述渐变气流道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通气孔的轴线,三者共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具有氧气流速控制功能的中和法测硫仪设有氧气流速控制装置,通过测量流经第一通气孔氧气的静压和动压、流经第二通气孔氧气的动压和静压,进而计算出氧气流流入燃烧管内的流速;转动第一阻尼片可以对氧气流速进行调节;转动第二阻尼片可以对氧气流速进行细微的调节。由此可知,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能够对氧气流速稳定控制,为测硫仪的自动化和测量结果的精确性提供了保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有氧气流速控制功能的中和法测硫仪的平面布局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氧气流速控制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氧气流速最大时对应于图2的左视图。
图中,1—燃烧炉;2—氧气流速控制装置;3—燃烧管;4—抽气泵;5—集气瓶;51—过氧化氢溶液;6—氧气瓶;7—导气管;71—密封头;8—瓷舟;9—底板;21—节流主体;22—入口;23—出口;24—第一阻尼片;25—第一通气孔;26—轴承孔;27—轴承;28—第二阻尼片;29—第二通气孔;210—渐变气流道;211—第一静压传感器;212—第一动压传感器;213—第二动压传感器;214—第二静压传感器;215—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15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骑马钉书籍自动收集设备
- 下一篇:超级电容器电极碾压机上的基材张力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