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接触式液位报警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33364.0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6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彭恩文;张建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众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68 | 分类号: | G01F23/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式液位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位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非接触式液位报警器。
背景技术
液位监测方式分为接触式液位监测和非接触式液位监测。接触式液位监测,即传感器和被检测的液体相接触,这种方式实现起来相对简单,通过导电探针或导电薄片直接插入到液体中。利用液体的导电性,电极信号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触发信号处理电路。在液体里对电极通电,会发生电解化学反应,电解水时会产生氧气,长时间容易滋生细菌。同时,导电电极也会被腐蚀,在液体里产生大量金属离子。虽然可以通过增加电极来提高精确测量液位的能力,但是结构安装时要防漏电装置,也容易遭受雷击。另外,接触式液位监测也不适用各种酸碱、易燃、高危液体的液位检测。因此,人们开始转向非接触式液位监测的研究。
非接触式液位监测就是传感器与被监测的液体相互隔离不直接接触。传统的非接触式液位监测方式主要有超声波监测方式、激光监测方式、霍尔器件或者干簧管配合浮子(内有磁铁)监测方式等。图1是现有的一种霍尔器件或者干簧管配合浮子监测液位的结构示意图:监测装置11呈柱形并插入到液体中,浮子12沿着所述监测装置11随着液位变化而变化,且所述浮子12内部设置有磁铁13,所述监测装置11在预设高度上设置了传感器14。当液位升高至所述预设高度时,所述传感器14感应到所述磁铁13,从而输出检测信号,触发信号处理电路进行报警。为了避免液体进入所述监测装置11内部,对所述监测装置11的防水性要求很高,且所述传感器14采用了成本较高的干簧管传感器或霍尔传感器,也导致整个检测系统的成本较高。进一步,所述浮子12存在卡住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是现有的霍尔器件或者干簧管配合浮子监测液位成本高、浮子易卡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接触式液位报警器,包括电感反馈式振荡电路、设置有开孔的电路板、具有铁芯的浮子以及报警电路;所述电感反馈式振荡电路包括电感,所述电感包括主振线圈、反馈线圈以及轴式骨架,所述主振线圈和所述反馈线圈缠绕在所述轴式骨架上,所述轴式骨架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开孔的中心线与所述轴式骨架的中轴线重合;所述电感反馈式振荡电路中除所述电感外的其他器件位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感反馈式振荡电路适于在所述浮子随液位上升至预设高度时输出检测信号触发所述报警电路发光报警。
进行液位监测时,可通过支架将电路板和骨架套在盛装溶液的容器外部的预设高度处。在液位未达到所述预设高度时,浮子远离主振线圈和反馈线圈,振荡电路处于正常振荡状态;当液位升高至所述预设高度时,浮子进入骨架内部,加大主振线圈和反馈线圈的损耗迫使振荡电路停振,输出检测信号触发报警电路发光报警。由于本发明提供的非接触式液位报警器的振荡电路设置在容器外部,溶液中仅有浮子,因而解决了浮子易于卡住的问题。并且,不需要对振荡电路进行防水处理,振荡电路为电感反馈式振荡电路,远低于霍尔器件或者干簧管的成本,整个装置的成本减小。
可选的,所述电感反馈式振荡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以及第一NPN三极管;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主振线圈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并适于输出所述检测信号,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主振线圈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反馈线圈的一端,所述反馈线圈的另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适于接收电源电压。
可选的,所述浮子包括铁丝和聚乙烯管,所述铁丝密封在所述聚乙烯管内。
可选的,所述电路板为环形电路板。
可选的,所述轴式骨架与所述电路板胶结。
可选的,所述报警电路包括电压比较器、第四电阻、稳压二极管、第二NPN三极管、发光二极管以及第七电阻;所述电压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适于接收所述检测信号,所述电压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适于接收基准电压,所述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NPN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二NPN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适于接收电源电压,所述第二NPN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众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众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33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