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污染土壤修复剂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33645.6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9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善忠;王岩;徐亚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沃野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10 | 分类号: | B09C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污染 土壤 修复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污染土壤修复剂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及其冶炼排放、长期对土壤进行污水灌溉和污泥施用、人为活动引起的大气沉降、化肥和农药的施用等原因,造成了土壤污染严重。2006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污染防治专项工作视频会议中表示,全国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相当严峻。据不完全调查,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其中多数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严重的土壤污染造成巨大危害。据估算,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对水、大气、土地的污染等监控力度日益加大.“十二五”规划中,节能环保已被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其中土壤修复被纳入环保产业的重点发展之列,国家将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同时地方政府土壤污染纺织一是增强,根据环境管理和土壤污染防治的需要,分别制定了相关配套措施。目前我国土壤修复技术较缺乏经济有效的土壤修复产业化成熟经验。因此加快技术发展来改善我国土壤环境成为迫切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有机污染土壤修复剂的生产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有机污染土壤修复剂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配比:秸秆粉5—10份、沸石粉2—6份、草炭0.5—1份、微生物复合菌剂10—30份、碳酸盐5—8份、腐植酸26—38份、钠基膨润土15—20份;
(2)原料处理:将秸秆粉、沸石粉、草炭和钠基膨润土搅拌混合均匀,加水润湿至含水量50—58%,且将微生物复合菌剂、腐植酸混合后,用40℃的白开水混合均匀,密闭保温5—7天发酵,期间若容器鼓起时,需及时松盖放气并立即盖紧;
(3)堆积发酵:将秸秆粉、沸石粉、草炭和钠基膨润土混合料里加入碳酸盐、发酵菌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料,将混合物料建堆发酵,发酵时间为:夏季和秋季为3—5天,春季和冬季为5—10天;
(4)造粒:将发酵完成的混合物料干燥后,进行造粒;
(5)包装入库:将造粒好的颗粒物进行包装入库。
作为优选,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为芽孢杆菌、菌根菌、酵母菌、光合细菌、放线菌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为芽孢杆菌、菌根菌、酵母菌、光合细菌、放线菌中的任意几种,且配比任意。
作为优选,所述碳酸盐为碳酸钙和/或碳酸镁。
作为优选,所述钠基膨润土的阳离子交换容量大于50mmol/100g,粒径小于0.5mm。
作为优选,所述芽孢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酵母菌为酿酒酵母、白地霉、热带假丝酵母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放线菌为泾阳链霉菌;所述光合细菌为沼泽红假单孢菌。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污染土壤修复剂,对土壤修复效果良好,尤其对土壤中有机农药的降解十分有效,同时,还可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如铅、镉等含量,有效地改良了土壤综合能力,保证了食品的安全性。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实施例1
一种有机污染土壤修复剂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配比:秸秆粉5份、沸石粉2份、草炭0.5份、微生物复合菌剂10份、碳酸盐5份、腐植酸26份、钠基膨润土1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沃野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沃野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36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门盖拐角包边机构
- 下一篇:一种土壤修复方法及土壤修复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