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D打印耗材精密收卷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33921.9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8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松湖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02 | 分类号: | B65H54/02;B65H54/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刘兴耿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 耗材 精密 收卷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收卷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耗材精密收卷机。
背景技术
由于3D打印耗材胶条的截面圆精度要求高(常见的有∮3和∮1.75),原材质又杂(如ABS较硬,PLA相对比较有韧性等),而且收线盘又无统一,所以会导致收卷也非常麻烦。
现在技术主要体现是排线不整齐。目前常规做法是按照电线电缆收卷的方式来进行收线,效果却不像电线电缆那样排线整齐。主要原因是,打印胶条不像电线电缆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并且打印胶条的线材比较细,哪怕收线时一根搭错,全盘皆乱;其次就是收卷盘比较杂,有些收卷盘的两侧挡板比较软,在收卷过程中,3D胶条会有一个向两侧挤压的力,这个会导致排线换向的时候不是很精准,也会使排线不整齐。目前主要技术难点在于在排线整齐的同时还需适用与各种规格的收卷盘。市面上已有部分排线整齐的3D打印胶条出现,但是收卷方式却是人工二次收卷,这样既增加了人工成本,又增加了时间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耗材精密收卷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为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3D打印耗材精密收卷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包括收卷机构,所述收卷机构包括两组并排设置的收卷盘,所述收卷盘包括第一收卷盘及第二收卷盘,所述第一收卷盘及第二收卷盘之间包括排线轮,所述排线轮上设有一连杆,所述连杆以所述排线轮为连接点分别设有两组精密排线轮,所述精密排线轮与所述连杆之间设有排线张力弹簧,所述连杆向后延伸一端包括防退线压轮及与之连接的压轮弹簧。
特别的,所述机架内置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连接的排线直线光轴及排线滚珠丝杆。
特别的,所述机架内置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驱动连接的收卷两级电机、排线伺服电机、感应接近开关及测转速电位器。
特别的,所述机架上端包括一控制连接的电控箱。
特别的,所述机架外侧包括一活动门把手。
特别的,所述机架上还包括一收卷盘宽度调节手柄,所述收卷盘宽度调节手柄位于所述第二收卷盘上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3D打印耗材精密收卷机,根据收卷盘的不同设计成可调节形式,并且对收卷换线的追踪感应;而且在程序上面对收卷盘的宽窄进行参数设置,从而实现了对各种规格的收卷盘都能排线整齐。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剖面图;
图2是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其中:
001机架、002第一收卷盘、003第二收卷盘、004排线轮、005连杆、006精密排线轮、007排线张力弹簧、008防退线压轮、009压轮弹簧、010排线直线光轴、011线滚珠丝杆、012收卷两级电机、013排线伺服电机、014感应接近开关、015测转速电位器、016电控箱、017活动门把手、018收卷盘宽度调节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3D打印耗材精密收卷机,包括机架001,所述机架001上包括收卷机构,所述收卷机构包括两组并排设置的收卷盘,所述收卷盘包括第一收卷盘002及第二收卷盘003,所述第一收卷盘002及第二收卷盘003之间包括排线轮004,所述排线轮004上设有一连杆005,所述连杆005以所述排线轮004为连接点分别设有两组精密排线轮006,所述精密排线轮006与所述连杆005之间设有排线张力弹簧007,所述连杆005向后延伸一端包括防退线压轮008及与之连接的压轮弹簧009。
所述机架001内置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连接的排线直线光轴010及排线滚珠丝杆011。所述机架001内置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驱动连接的收卷两级电机012、排线伺服电机013、感应接近开关014及测转速电位器015。所述机架001上端包括一控制连接的电控箱016。所述机架外侧包括一活动门把手017。所述机架001上还包括一收卷盘宽度调节手柄018,所述收卷盘宽度调节手柄018位于所述第二收卷盘003上端。
申请人声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将上述实施例某步骤,与发明内容部分的技术方案相组合,从而产生的新的方法,也是本发明的记载范围之一,本申请为使说明书简明,不再罗列这些步骤的其它实施方式。
技术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松湖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松湖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39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产品用连接器插座
- 下一篇:表面安装上开式夹制装置